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世纪20年国内假设检验及其关联问题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姓名:温忠麟  谢晋艳  方杰  王一帆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1;2.广东财经大学新发展研究院/应用心理学系, 广州 5103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0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TJ035)
摘    要:新世纪20年来国内假设检验方法学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类: 零假设显著性检验的不足、p值的使用问题、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问题、效应量、检验力、等效性检验、其他与假设检验关联的研究。零假设显著性检验已经发展成一套组合流程: 为了保证检验力和节省成本, 实验研究需要做先验检验力分析预估样本容量, 但问卷超过160人在传统统计中就没有必要这样做。当拒绝零假设时, 应当结合效应量做出结论。当不拒绝零假设时, 需要报告后验检验力; 如果效应量中或大而检验力不够高, 则可增加被试再行分析, 但这一过程应主动披露, 报告最后的实际p值并对可能犯的第一类错误率做出评估。

关 键 词:假设检验  p  效应量  检验力  等效性检验  
收稿时间:2021-12-29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