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孤独症儿童潜在早期识别标志——发声异常及原因探析
作者姓名:刘敏  胡洋  刘巧云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2.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 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2019PJC033);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2019CNECNUPI05-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C-b/2018/01/09)资助。
摘    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对其发育结果至关重要。发声是指儿童学会说话之前发出的声音。已有研究表明, 非类言语和类言语发声异常是ASD儿童2岁前的潜在识别标志。ASD儿童发声异常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动机导向、神经运动导向、感知觉导向和社会反馈导向理论。未来研究可考虑探讨发声异常作为ASD儿童独特的早期识别标志的可能性, 加强哭声在ASD儿童早期筛查中的研究, 探索基于最具预测性声学参数集的自动学习分类模型, 探究内在动机与社会动机对ASD儿童类言语发声的影响和进一步探究ASD儿童类言语发声异常的神经机制。从而为ASD儿童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潜在早期识别标志  发声异常  原因探析  
收稿时间:2021-07-05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