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和平心理学:历史、模型和展望
引用本文:刘邦春,彭运石,郭永玉.和平心理学:历史、模型和展望[J].心理科学,2013,36(5):1255-1260.
作者姓名:刘邦春  彭运石  郭永玉
作者单位:1.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2. 湖南师范大学;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    要:和平心理学是近20年在心理学内部兴起的一种以和平心理研究实现世界和平愿景的心理学运动,主要经历了孕育、萌生、形成等三个阶段。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三维和平理论模型、和平自我理论模型、过程式多维积极和平理论模型。和平心理学使心理学的和平研究价值得到回归,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未来的和平心理学理论需要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内自我改良式的局限,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和平本质理论的高度,需要加强与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跨领域整合、重视多元方法的运用、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考虑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外交、军事、国内社会现状,在我国开展和平外交心理研究、转型期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心理研究,将势在必行、大有作为。

关 键 词:和平  和平心理学  理论模型  
收稿时间:2012-12-25
修稿时间:2013-05-30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