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美德经济学”与“哥白尼革命”:陈焕章儒家经济学的性质与定位
引用本文:陈佩辉.“美德经济学”与“哥白尼革命”:陈焕章儒家经济学的性质与定位[J].孔子研究,2023(4):61-71.
作者姓名:陈佩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    要:自曼德维尔提出“私人的恶德,公共的利益”的悖论后,美德因妨碍经济发展而被驱除。亚当·斯密尝试给自利自爱正名,但仍未给仁爱的经济意义正名。陈焕章认为缺乏道德根基的放任主义只给强者带来利益,必致社会分裂和崩溃。为了阻止经济的去道德化,陈焕章认为社会经济秩序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经济双重动机之上,并建构了以美德为中心的儒家经济学。向善的人性预设、美德主导分配、政府调节、适度竞争是其经济学的主要特征,这一新形态的经济学可以称作美德经济学。陈焕章美德经济学虽显粗略,但在理论上重启了经济的道德化进程,并与数十年后兴盛的经济伦理学和社群主义遥相呼应,可以说潜在地具有引发一场“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关 键 词:陈焕章  儒家经济学  美德经济学  “哥白尼革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