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峡两岸大学生生命意义比较研究——以广州市与台中市为例
引用本文:纪玉足,张敏强,刘晶,毕宇晴,王碧瑶.海峡两岸大学生生命意义比较研究——以广州市与台中市为例[J].心理学探新,2013(5):472-478.
作者姓名:纪玉足  张敏强  刘晶  毕宇晴  王碧瑶
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州510631 [2]国立台中科技大学通识中心,台中404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FA111009),广州市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系统项目(GZIT2012-ZB0292),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030729).
摘    要:该研究以广州市与台中市大学生为被试,抽取500人为预测样本及800人为正式施测样本,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生命意义量表,并通过t检验和潜在剖面分析考察两岸大学生生命意义现况的差异.结果表明:(1)编制的生命意义量表由存在意义、追寻意义、存在盈实、苦难接纳、死亡接纳以及求意义的意志等6个维度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两岸大学生生命意义总体无显著差异;存在盈实、苦难接受与死亡接纳维度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3)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两岸大学生生命意义类型相似.Wald检验结果表明,对于“死亡接纳”维度,台湾与大陆学生在各潜在类别的均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 键 词:大学生  生命意义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潜在剖面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