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
引用本文: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J].心理科学,2014,37(5):1263-1270.
作者姓名:肖凤秋  郑志伟  陈英和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2.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3.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摘    要: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不断提出各种理论、模型解释亲社会行为。本文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理论的梳理,将其按照发展顺序概括为进化理论阶段(亲缘选择理论、群体选择理论、互惠理论)、认知理论阶段(损失-奖赏的激励模型、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捐赠的二阶模型)、生物基础理论阶段(生物情感理论、脑机制模型)。最后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和评论,并提出未来亲社会行为理论可以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关 键 词:亲社会行为  进化理论  认知理论  生物基础理论  
收稿时间:2014-01-28
修稿时间:2014-05-26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