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多目标追踪在各类人群评价与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李泰安  张禹  李杰
作者单位:1.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 100084;2. 杭州师范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 杭州 3111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50088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8PT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7YB029)
摘    要:多目标追踪范式主要用来探讨动态情景下对多个目标的视觉注意和记忆加工过程, 早期研究侧重于追踪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加工机制。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多目标追踪范式对各类人群进行评价与训练, 包括儿童、老年人、神经发育障碍患者、驾驶员、运动员、电子游戏玩家以及一些其他职业群体。总体来看, 多目标追踪表现越好, 在复杂快速的动态情境中的专业表现越好; 反之, 多目标追踪表现差, 标志着认知功能可能发育不成熟或出现衰退。并且, 多目标追踪还可作为认知训练的手段, 改善老年人和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提高各职业人群的专业表现。未来, 多目标追踪作为评价和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包括加强特殊职业人群的模拟训练, 扩展目标人群, 结合立体视觉和真实场景, 结合身体活动, 探索多人合作的多目标追踪, 拓展用于进行情绪和社会功能的评价与训练等。

关 键 词:多目标追踪  心理评估  认知训练  注意  
收稿时间:2019-04-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