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主义、劝导性定义与邓小平理论 |
| |
引用本文: | 周枫. 情感主义、劝导性定义与邓小平理论[J]. 学海, 2004, 0(2): 5-14 |
| |
作者姓名: | 周枫 |
| |
作者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
| |
摘 要: | 斯蒂文森的观点是 ,给一个价值语词或带有情感意义的语词下定义 ,并非通常所认为的是达到认识的目的 ,而不过是推荐某种事物 ,劝导人们接受该事物而已。本文认为 ,邓小平给社会主义重新下定义 ,并非为了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 ,而是旨在破除原有定义的狭隘性 ,以使市场经济能够划入社会主义的范围内 ,其作用在于劝导人们接受原不可接受的东西。本文承认情感主义在善 (好 )观念解释上的重大意义 ,但认为在正当或正义观念上持情感主义是不可取的 ,为使社会获得某种稳定的基础 ,一种合理解释的正义观念是必须的。
|
关 键 词: | 情感主义 劝导性 社会主义 正义 善 |
Emotionalism, Persuade Definition and Deng Xiaoping's Theory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