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6-10岁儿童的“上苍公正”判断特点
作者姓名:刘军豪  岑国桢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上海200003,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上海200234
摘    要:面对一个人的犯过行为与其遭到的继发灾祸,Piaget指出儿童具有作出“上苍公正”判断的特点,且是其道德发展的表现。Karniol的研究则发现不同的结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研究以我国106名6-10岁儿童为被试,所用的研究材料与Piaget和Karniol相比,在情境故事的结构、内容和因素控制上作了较周密的考虑。研究发现,我国6-10岁儿童对这一问题存在着四种判断反应类型,这些判断反应不仅具有道德的性质,还与儿童的因果关系推理能力的发展有关。而且,我国儿童从前因果性解释到因果性解释发展的转折年龄约在8岁左右。此外,本研究对影响儿童判断反应的因素,如情境故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可能隐含的内在公正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儿童  上苍公正  判断特点  
修稿时间:1998-10-2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