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科学创造力个体干扰抑制机制的比较*
作者姓名:白学军  巩彦斌  胡卫平  韩琴  姚海娟
作者单位: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西安 7100623.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临汾 0410044.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天津 300134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XLX266)、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和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CE3011)的资助。
摘    要:选取《科学创造力量表》筛选出高、低科学创造力个体各20名,通过完成经典Stroop色字干扰抑制任务,探讨高、低科学创造力的个体抑制机制的差异。结果发现:在Stroop色字任务上,无论是高科学创造力组还是低科学创造力组,都出现了Stroop干扰效应,但低科学创造力组的Stroop效应更明显;高科学创造力组在字色不一致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低于低科学创造力组,但是两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高科学创造力个体的认知抑制能力强于低科学创造力个体。

关 键 词:科学创造力  Stroop任务  干扰效应  抑制机制  
收稿时间:2013-09-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与行为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心理与行为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