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慈悲冥想是一类旨在培养对自己和他人无条件的善意与同的冥想练习方法, 主要包括慈心禅和怜悯禅修。诸多研究表明, 慈悲冥想可以促进练习者的利他行为。就影响机制而言, 慈悲冥想可能是通过增强对他人不幸的共反应, 促进绪的有效调控和提高亲社会动机来影响练习者的利他行为。未来的研究需选择更具生态效度的利他行为测量方法, 深入挖掘慈悲冥想影响利他行为的动态神经加工过程, 并尝试将慈悲冥想应用于临床群体。  相似文献   
2.
睡眠不足会对人的认知、感和人际交互产生诸多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绪层面表现为个体绪共和认知共的减少,易激惹性与愤怒绪的增加;在社会行为层面则表现为亲社会行为的减少和攻击行为的增加。在睡眠不足状态下,绪系统和认知系统功能连接的减弱可能是这些变化的潜在机制。未来应结合生态效度较高的睡眠操作手段,系统考察睡眠不足如何导致各种高级社会绪的改变,以及这些社会绪的变化如何导致社会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肢 《天风》1997,(3):9-9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今日生存在这变化的世界中,神正察验我们基督徒的言行。我们今天听见上帝在呼召我们跟随他,岂不应该快快脱离罪恶,脱离那从私欲而来的一切嫉妒、争纷、结党、贪心、贪财、自私等等,来亲近上帝,与他同行!教会的牧长、同工、同道,弟兄姊妹更要彼此相爱,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山西省太原市和长治市的7所中学的2407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究了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基本共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父母低头行为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2)自尊在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基本共可以显著地调节自尊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但不能显著地调节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5.
《尚书》、《左传》、《国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书》、《左传》、《国语》是我国最古老的三部文献。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文主要讨论:《尚书》的五行观念、人贵论和人性论思想、认知心理思想、个性心理思想、心理测验思想;《左传》的感心理思想、病理心理思想、文艺心理思想;《国语》的缺陷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朱发德  蔡濠光 《天风》2002,(6):29-29
美丽的澜沧江水,九曲回肠,不知流淌了多少年,高高的碧罗雪山,像一个戴着白发的老人,也不知在这里蹲了多少代,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8万多傈僳族居住在这里,基本分布在澜沧江两岸的贫困山区,其中有1000多人信仰基督教,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述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间关系的内在机制,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多伦多述障碍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北京市、石家庄市、佳木斯市三所中学7至11年级共998名学生,根据述障碍的筛查标准,最终获得218份有效数据。结论如下:(1)述障碍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焦虑在述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述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间起调节作用;(3)"述障碍→社交焦虑→中学生人际关系"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与高社会支持个体相比,述障碍对低社会支持个体的社交焦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程郁 《孔子研究》2012,(2):12-21
董仲舒人性论中性善恶(性阳阴)思想是在先秦诸子的性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建立在先秦天命至人性疏离分化的基础上,由心性两分进而性两分,最终引入阴阳观念,而导致性善恶理论的完成。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过程只是叙述、逻辑上的过程,并非完全是历史的、时间性的过程,在先秦人性思想演进过程中,上述分化、演变往往同时、乃至在同一文本内部交错进行,并因思想派别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更为重要的是,心性、性的分疏离合过程其本质则是人的自然之性与哲命、义理之性的分疏离合之过程。  相似文献   
9.
与“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相比,“我帮你,你帮他”的积极广义互惠,促使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帮助更多的人。与之相反,“我伤你,你伤他”的消极广义互惠,易导致受害者转变为伤害者波及无辜他人。以往研究未探寻到既能促进积极广义互惠,又能抑制消极广义互惠的因素。采用两阶段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通过两项实验发现,共是一个能够起到扩大积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并削弱消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双重作用的特殊变量,其机制在于自我-他人重叠,支持了自我扩张模型。这一研究为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保障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多伦多述障碍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及生命意义感量表中的寻求意义感分量表对107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对自杀意念有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述障碍的中介作用影响高中生自杀意念;(2)寻求意义感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直接路径和后半段路径,对后半段路径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