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石军 《佛教文化》1997,(6):37-38
一、“明”师出高徒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从名师自然受益匪浅。圣人孔于弟子号称三千,高贤七十二,令人景仰;庄周师从道教祖师老子,专心修炼,遂能分身隐形神通具足;而一代名师勿过于三界导师,人天教主的释迎牟尼佛。从鹿野苑度五比丘到各处传教四十年;法音流传东上二千五百多年,教化无数众生!从其所教,圣增辈出;近代也高僧连绵,续佛慧命,名师出高徒啊!我们又可以把“名”字改成“明’V宇。原夫佛来御宁,邪师说法;言皆是妄;法不契理,盲引愚痴,欲升反堕;佛出世间,如果果日丽天,群昏灼破,皓月当空,诸有清凉,诫反邪…  相似文献   
2.
净宗第一经     
魏磊 《佛教文化》1995,(2):14-16
在佛教各宗派之中,净土宗以其“难信易行,横超三界”的特质而卓具一格,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净宗与禅宗双峰并峙,相得益彰。唐宋以后,净宗的力用弥显突出,降至现代,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几乎成为汉传佛教的表征。 净宗根本经典有三经一论。其中。  相似文献   
3.
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的正宗分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阿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相似文献   
4.
性慈 《法音》2002,(2):42-42
2001年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江西庐山东林寺隆重举行四十八米露天阿弥陀佛像奠基典礼,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各界嘉宾、护法居士数千人参加了盛典。  相似文献   
5.
魏磊 《佛教文化》1995,(5):27-28
在净土诸经典中,《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以其“义理深邃,境相胜妙,一心妙观,理事圆融”的特质而见重。据《开元释教录》载,本经有两种译本,刘宋昙摩密多的译本已佚,目前流通的是刘宋畺良耶舍的译本。自古迄今,本经的注疏甚众,其中以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最为透辟(日僧法然上人依据四帖疏创设日本净土宗)。兹拟简介本经如下: 一。  相似文献   
6.
正是清明时节,返故里扫墓者甚多,从上海买票到浙江上虞不仅要排长队,三天后的票也很难买到。我们好不容易购得两张站票,已很满足,忽然售票员叫住我们,又换给两张坐票,我们真是喜出望外,暗想这是我们的因缘。这次我们千里迢迢,是应朋友之邀,征得普净莲社的住持释智正法师的首肯,从北京来到莲社。确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汽车到达蒿坝镇时,下起雨来,且越下越大,我们举目看到邮局,就进去想打个电话与莲社联系。女工作人员热情地很快接通电话,说山上马上有人下来接,询问电话费多少?说不用了,他们与莲社有很好关系。这令人惊…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2016,(5):3-3
佛光山如来殿大会堂8月30日下午欢乐喜悦的音符飞扬全场,连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佛号声都是轻快的合音乐章。首届“20l6星云大师诗偈征曲活动”,在佛光山常务副住持慧传法师以“三时系念”的曲调示范演唱《佛光四句偈》的悠扬旋律中热闹登场。  相似文献   
8.
冀西 《佛教文化》1996,(4):18-19
时空座标是我们认知环境、把握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尽管爱因斯坦敏锐地洞见“时间空间是人的错觉”,然受业力网制限的凡夫众生,亦只能在错觉的背景下,把握这似真而幻的世界,在无尽的时空连续体中,受无量的生死轮转,长劫受苦,可悲可叹!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二百一十亿请佛刹土,睹见三界六道众生在虚妄的时空羁束下,受生死苦痛的煎熬,生起大慈悲心,发愿建立一个安乐世界,用以救度十方众生。阿弥陀佛因地所契证的是真如实相,是超越时空的法身境界。为了实现度化众生的宏愿,阿弥吃佛从无量时空的法性中,衍生出西方净土的时空座标…  相似文献   
9.
在94年第五届五台山国际旅游月期间,最具圣地观光特色的莫过于水陆大法会;而在水陆大法会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由五台山数百名比丘尼组成的尼众队列。来自滚滚红尘中的红男绿女们往日里于街市上偶尔遇着一二尼姑,已觉好奇新鲜,如今看到如此庞大的尼众阵容,直惊得目瞪口呆。许多人以为出家者大都是一些孤苦无靠的人生失意者,可眼前的数百名尼众,眉清目秀,容貌端庄,神态安祥,威仪济济,一见之下,让人顿生敬信之感,全然没有一点人们心目中想象的凄凉形象。如此的反差使人们在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说尼姑,谈尼姑,一时间,五台山的尼姑成为旅游月期间火爆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魏磊 《法音》2001,(3):7-15
信愿胜心萌发,则念佛行持若决江河,沛然莫御。净宗念佛复有多门,主要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是专念自性天真佛,真如实相虽然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稀。观像念佛,注目圣像观视,然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观想念佛,凡夫心粗,净土境细,妙观难成。唯持名念佛,简要直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故称为径中之径。  南无阿弥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