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马基雅维里道德观的评价上,学界历来存在着误解和分歧.马基雅维里思想中的道德观部分固然有缺陷,但据此把它指责为道德败坏和邪恶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则是一种建立在误解基础上的偏见.本文依据对马基雅维里赖以形成其道德观的时代背景、自身经历和其著作的综合研究,尝试厘清这种误解和偏见,就马氏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现实主义道德观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基于实证研究,当下婚姻道德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爱情动因既功利又超功利.爱情的存在只是婚姻满意的前提,夫妻经济地位的平等和物质生活务件的逐步改善才是婚姻持续幸福的保障.爱情和道德责任相互结合是确保婚姻美满的两大支柱.对婚外情宽容而不纵容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体的儒家伦理,已经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德"或"母德",这是在长达2000多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经过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儒家思想,董仲舒提出"抑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经过以后历代的兼收并蓄和对立融合,发展成为儒、道、佛融合一体的宋明理学,近代中国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发展,促使人们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时代的反思。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为东西方道德观的比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的基督教现实主义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是20世纪在美国乃至西方最著名和颇具影响的基督教神学家.他坚持原罪论,并将基督教伦理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问题及政治问题的研究,从而形成了系统并具有现代精神的基督教应用伦理学(即基督教现实主义伦理学),在现代宗教伦理学的推广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伦理学影响了一代神学家和政治家,后来更是成为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哲学依据.本文考察了尼布尔的原罪论及其与理想主义的分歧,以及尼布尔现实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历史形成过程。认为马克思的道德观曾受到基督教神学道德观、黑格尔唯心主义道德观、康德自律论伦理观、费尔巴哈观点等诸多观点的影响 ,最终又与他们分道扬镳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历史唯物论基本原则。在《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的道德观已出现了某些萌芽。马克思明确形成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以后的论著中。  相似文献   
6.
《金刚经》的道德观,具体体现在平等观、慈悲观、福德观、功德观诸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刚经》义理就是人生道德学说。《金刚经》诸道德观都受般若智慧统摄,都是建立在《金刚经》所宣扬的“无住生心”、“空有不二”等宗教义理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是反(或非)道德主义者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学者依据马克思关于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是非(或反)道德主义者,这些观点一般来说依据康德的道德理论来否定马克思的道德观,而马克思的道德观是在批判康德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吸收了亚里士多德主义传统的美德伦理学并把它和康德伦理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以人的尊严、自由和自我实现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赋予这些概念以自己的独特含义.这也使马克思的道德观在伦理学史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70年代,Christie创造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心理学构念,而Exline,Geis和Bogart开创了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道德心理研究,后继研究者继承并不断完善他们的实验方法,探讨了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不道德行为(尤其是欺骗和逢迎)、道德判断(包括道德观和道德推理)、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有证据证明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不道德行为存在密切关系,但两者是否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仍存争议,不过多数学者一致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不道德行为缘于其道德判断和道德教育,他们决策时将传统道德标准排除在决策标准体系之外,因此描述他们道德判断应采用"非道德"而不是"不道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与文化环境是相互生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道德观念也必然是由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所塑造的.时至今日,东西方文化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一点反映在道德观方面表现为西方道德观强调个人自由、权利、公正、关爱和宽恕等;而东方则更加强调以集体和个人责任为导向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0.
对传染性疾病的阻击和防治,除了依赖医学自身的发展外,它同样需要得到其他诸学科的支持与配合。从公共卫生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当前对SARS阻击和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倡导在全社会重视健康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