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体决策判断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与讨论了群体决策判断的心理学研究的概况和主要理论模式,包括社会决策图式理论、选择转移理论、群体判断模型和群体反馈理论等。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群体决策判断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并讨论了群体决策知识转换在决策中的重要性以及群体决策分析系统设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 这种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发展, 如何帮助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改善其阅读技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语音缺陷, 这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如费时费力、给阅读障碍者带来阅读压力等。近年来, 大部分研究表明通过趣味性的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技能, 但是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基于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框架, 从视觉空间注意、注意跨通道转换、视觉运动加工等方面来梳理动作视频游戏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阅读效率影响的可能内在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的框架下, 深入分析动作视频游戏改善阅读的神经机制, 并尝试开发更适合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干预程序。  相似文献   
3.
向整合的超个人心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认为个体能够通过对自我潜能的发掘,通过对意识状态的扩充,达到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所谓超个人状态。本文追溯了超个人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渊源,阐释了其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特点,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学派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转换的意识状态,意识谱理论,沉思的研究与训练,揭示了当代西方心理学正在走向整合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
《格萨尔》史诗蕴藏的丰富的生态文化起源于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其哲理基础是二元的,藏传佛教“众生平等”的宗教理念是史诗中生态文化的主要哲理基础.古代藏族人民以宗教信仰与宗教惩罚、部落法规及习俗禁忌等社会机制为手段对藏区的自然生态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藏区建立了和谐的生态环境.在生态问题叠出的今天,探讨史诗中的传统生态文化向现代生态文化的转换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自然观,转变生态理念,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则是进行现代转换的三条主要途径.唯此,《格萨尔》史诗才能在生态的21世纪更加凸显其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34-234
话轮转换是会话交际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会话分析的核心和重要课题。本文根据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的基本原则,主要分析存在于日常各种实际应用中的话轮转换现象,分析其策略,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从转换原则阐释话轮转换的规律和技巧,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为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打断现象是电视节目中话轮转换原则的一种特殊体现。比如,在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中,为了平衡话语权,给予更多人发言的机会,帮助嘉宾明晰地表达观点,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控制互动过程按照预期规定的时间和话题进行等等,主持人适时的打断,能让节目顺利进行,使得节目真正达到为"相亲"牵线搭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荣晓佳 《美与时代》2014,(9):105-105
转换性”是新媒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所有的影像、音频、文本都是通过数值米表达、存贮,因此它的相互转换能力具有丰富的可能性。历史上已有的艺术形态完全有可能在数字媒介的环境下通过转换衍生出多种不同风貌的版本。我们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看成宝贵的资源,对其有效开发的前提就是我们对自己目前所处的媒介环境、社会人文环境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  相似文献   
8.
采用记忆更新任务,实验1要求被试分别更新3个和4个记忆项目,并设置不转换、控制转换和抑制转换条件,考察记忆集对注意焦点转换及其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2操纵两次更新同一记忆项目之间对其它记忆项目更新的次数(2次、3次及3次以上),在实验1基础上,考察返回抑制中项目抑制状态的消退过程.结论:随记忆集增加,转换代价增大,而返回抑制效应消失;当注意焦点对其它记忆项目更新2次时,之前被抑制项目的抑制状态可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9.
张丽  蒋慧  赵立 《心理科学》2018,(2):337-343
本研究拟考察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成因。实验1要求被试在三种形式(点/点,数/数,点/数)下进行数量比较,实验2仅将点集替换为汉字数字词。结果表明障碍组和正常组在数/数、点/数和汉字/汉字比较任务上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点/点和汉字/汉字比较上没有差异。据此推论,计算障碍儿童符号加工能力受到损伤,符号与非符号数量转换能力存在缺陷,但非符号加工能力和不同符号间数量转换没有缺陷,支持语义提取缺陷假设。  相似文献   
10.
王振宏  刘亚  蒋长好 《心理学报》2013,45(5):546-555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 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 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不同。本研究运用情绪图片诱发被试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考察了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中性条件相比, 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促进了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2)在停止信号任务中, 相对于中性条件, 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缩短; 在任务转换作业中, 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和错误率转换损失均显著降低, 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增加。因此, 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 即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灵活性, 提高停止反应与任务转换的速度; 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稳定性, 加快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 增加了反应时转换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