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纵观诸葛亮的外交政策,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明晰的主线。那就是联吴抗曹。  相似文献   
2.
数量之累     
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沉积在我们思想观念深处的超稳定的东西不少,其中,我感觉有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或者可以叫它数量情结吧。受数量之累,造成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之一是以量代质。单纯  相似文献   
3.
贵人     
年近耳顺,阅世渐广,积多年人生经验,我很认同这句话:要想成功,自己得行,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自己得行。这个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贵人。好莱坞流行一句话:成功与否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认识谁。那个人就是贵人,咱就先  相似文献   
4.
难得从容     
从容,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用自己思想和品德行为对“从容”做了很好的释义。屈原的“九死不悔”;孟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诸葛亮的“躬耕南阳,不求闻达”;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相似文献   
5.
刘霞 《中国道教》2006,(4):36-37
南阳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躬耕南阳的一座祠庙,也是南阳地区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从武侯祠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武侯祠的兴衰与道教的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将结合文献资料及武侯祠现存碑石资料,对武侯祠兴衰演变与道教的关系及武侯祠道教道派等作些肤浅的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南阳武侯祠的兴衰与道教诸葛亮死后不久,在其躬耕过的南阳卧龙岗,人们就已开始建庵祭祀。但这里从何时开始有道人居住,目前尚难以确定。不过,就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看,最迟至宋代,南阳武侯祠已有道人活动的踪迹。宋绍兴八年(1138)八月,岳飞统军路过南阳,夜宿武…  相似文献   
6.
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用彤先生曾指出了荆州学术对王弼玄学形成的意义,实属不刊之论。(《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5页。)如果从当时可见的直接作用着眼,荆州官学无疑为三国鼎立时代所普遍出现的黄老形名加古文经学的过渡文化形态,作了人材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尤其对魏、蜀两国,影响十分明显。这是因为,在当时长期的战乱中,荆州官学作为一个稳定的学术中心,对汉末思想解放运动之文化成果的进一步发展,起了薪尽火传的作用:它萌发着新的学风,培养着新一代学子,并不断与周边地区进行着频繁的学术交流,最终分别融入三国文化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人格形容词评定法对诸葛亮的人格进行了定量研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诸葛亮在大众印象中主要表现出"忠义"、"沉稳"、"严谨"、"贤明"和"守信"五大人格特征,并通过对该评定结果与收集到的其他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从而全面描绘诸葛亮在大众印象中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自信的萤火     
《三国演义》里记载过这样一段故事:曹操与文武重臣商议南征.徐庶对夏侯悖说:“今刘备有诸葛亮相辅,如虎添翼。大都督,怎可轻敌。”曹操听之,疑惑问徐庶:“诸葛亮何人也?”徐庶答:“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通晓天文地理之才,  相似文献   
9.
10.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成长与业绩,深受齐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姜太公和管仲的影响至深。文章从渭水隐居与躬耕南阳、“尊王攘夷”与旗打“刘皇叔”、“九合诸侯”与“南征北战”、各成霸业与鞠躬尽瘁,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