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意雯 《天风》2012,(10):59
[网易新闻]6月,网络上盛传一段视频,一位老人因小伙子未让座而怒骂诅咒。8月15日,重庆一女孩因未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照片被放到网上,遭到人肉搜索,受到网民斥责。8月23日,在杭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小伙子坐在"照顾专座"上,面对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士没有让座,谁料却因此被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大创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关于这一重大创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与深刻阐述,这里全面辑要如下: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4.
箴言     
《中国宗教》2012,(2):46+50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庄生尝论坐忘之道。天隐子司马承祯据之而赋《坐忘论》,其言玄理甚精要。坐忘之说遂广为人知。今有良友刘奕君名书斋曰"坐忘堂",以感悟坐忘之深意。是作《坐忘铭》,以记之。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2,(3):40-42
千百年来,每个宗教的生存发展都一样,本土化,才能健康延续、传承发展,否则就无法生存,这是普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重大创新论断,尤其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藏传佛教中国化”及其“五个有利于”的标准,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用“九个必须”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其中“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和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新时代贵州省宗教工作的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贵州实践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10月1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大创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的根本遵循。关于这一重大创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与深刻阐述,这里全面辑要如下: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黄杰  杨淼 《中国宗教》2023,(10):26-27
<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使命任务。近年来,中共山西省委坚定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以“导”的理念对待宗教,把握好“六个坚持”,因时因地因教制宜,探索实践方法路径,全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思想共识不断凝聚、措施不断细化、效果不断彰显,逐步探索符合山西实际、行之有效的“中国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事件或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的过程。当前归纳推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归纳论断力度的判断、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神经基础。诸多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对已经形成的归纳论断能够成立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判断,并未真正揭示归纳的心理过程.也未能阐明归纳过程的心理机制。以后将结合知识丰富问题和知识贫乏问题、儿童概念形成问题、归纳推理的心理效应问题、归纳推理的神经基础、归纳推理的计算模型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