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柏拉图的对话写作经常会引用荷马史诗中的诗句,然而这种引用经过柏拉图的有意加工,往往使得引诗与原诗的意思大相径庭,相去甚远.考究引诗在诗人与哲人笔下所呈现出的意义差异,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与哲学之争的尖锐性与复杂性.本文从分析柏拉图的短篇对话《吕西斯》引《奥德赛》的诗句人手,通过还原、比较引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试图揭示引诗背后的哲学意图.  相似文献   
2.
美德在本义上既可属人,也可属于非人事物,既包含伦理美德,也包含非伦理美德。但在赫西俄德传统中,本义上的美德逐渐被伦理化了。这种伦理化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苏格拉底转向,柏拉图论美德是否可教,亚里士多德对美德进行分类,美德的缩容、扩容和嬗变以及合作性美德替代竞争性美德,公正变成美德之一种,美德成为中道或适度等,都显著地体现了美德的伦理化。从后果上来说,美德的伦理化导致了美德的理智化、"最"性的消失、遗忘自然美德、遗忘美德的本义和遗忘荷马。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6,(5):200-206
荷马的"怜悯"不仅是神、人所具有的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的和有选择的行为。荷马的"怜悯"统一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是两部史诗共同叙述的一个主题。荷马是以怜悯为主题对两部史诗结构设计和内容叙述。荷马的"怜悯"为后世希腊人所继承,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