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百多年前,随着电影的诞生,一种全新的媒介语言使人们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当电影作为艺术形态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动画也逐步奠定了它的艺术地位,并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方式和艺术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盖叫天是中国当代著名京剧演员,是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嫡系传人。有一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指导兼导演崔嵬邀盖叫天出演戏剧电影《武松》的主角,艺术界与表演界的名家联袂,组成黄金搭档,大腕一出场,那水平自是了得。  相似文献   
3.
长假数天,荡在网上,忽有一悟。原本打算追的电视剧一集未追,打算追的电影也一部未看,只是漫无目的,自由来去。原来这样最快乐。一个地方瞄两行,一个地方看两眼,浮光掠影,片花不沾。无牵无挂也就意味着无忧无虑。好奇心如春草生长,新鲜嫩绿,遍地青春。到处东游西荡,上网上网,原来随波飘荡。感觉真好。这就是我的长假,自由自在。不逛街也不会友,宅于一室,自给自足。懒懒散散,不须问今天到底星期几,天昏地暗的时分,有家常味道从厨房满溢。  相似文献   
4.
不二法门     
马明博 《佛教文化》2018,(3):103-105
如果把《楞严经》拍成一部电影,阿难、摩登伽及文殊菩萨,只是在序幕中出现的配角。如果把《维摩诘经》拍成一部电影,释迦佛则甘愿作配角,让维摩诘与文殊菩萨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男一号”与“男二号”。  相似文献   
5.
从贾樟柯的作品《小武》开始,就掀起了一场"以摄影机表达自我"的独立电影革命风暴。电影《盲井》作为一部独立电影,运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纪实性的拍摄方法,将社会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十几年来,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面临着"地下化"和"票房不理想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第六代导演应加强对国家广电总局和自己作品的信心,适当采用明星,积极寻找投资者,加强宣传,努力向主流电影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思想相对解放,这一期间的中国电影海报开始出现多样化的艺术手段的应用。1957-1965年的批判时代,电影海报虽然在制作方面逐渐精良,但内容却开始变得单一。文革十年,电影海报完全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电影海报的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7.
中岛哲也是日本著名导演,其电影在色彩运用上形成了他个人的独特魅力。由他执导,于2010年上映的《告白》与他前期的几部电影大不相同,色调相对偏冷,风格更为凛冽。本文主要通过中岛哲也代表性作品《告白》,借鉴电影色彩学的相关理论,从影片色彩基调、人物和环境的色彩造型、重点场面的色调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总结中岛哲也导演的电影色彩魅力。  相似文献   
8.
影片概况:(引用) 影片《等郎妹》以独特的客家文化为背景,展现了客家女润月的悲苦一生。“十八大姐三岁郎,夜夜睡目抱上床,睡到半夜思想起,不知是子还是郎”说的便是等郎妹这一婚俗,即男家还没有子嗣便抱一个女孩作儿媳,她们的使命是等待婆婆生下丈夫,等待丈夫长大,等待成婚。  相似文献   
9.
将女性题材电影海报和男性题材电影海报做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并针对不同点做出详细概述,对两大类海报在构图,图形,色彩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两大类电影海报以及类型片电影海报设计的一般规律:即女性题材电影海报画面纯粹,构成要素极为单一且一目了然,一般以女星头像,半身或者全身像为主;整体色彩清新靓丽,色彩明度,纯度,对比度都比较高,通过在色彩地图中作比较发现,女性题材电影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在色相地图中偏向于红色,黄色。以男性为题材电影海报一般由整张多个男性摄影组成,画面加入较多点,线,面的元素。从色彩上来说,明度和纯度比较低,对比度小。在色相地图中对比发现,以冷色调为主,色彩整体偏向于蓝色,紫色或者是偏向蓝紫的灰色调。此规律可应用到今后的海报设计中,希望对以后的海报设计人员能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张靖晗 《美与时代》2014,(12):101-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女性题材的电影涌现,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时一些人们呼吁女性要从父权中挣脱出来,同时这就使7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女性题材的电影创作。人们开始关注于更多的关于女性主义电影的研究,何为女性题材电影,在男性导演和女性导演的眼中,女性题材的电影有何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