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时,父母无数次宽宥我们的过失,我们成人之后,却不愿意谅解父母所犯下的哪怕是一次错误。 身为儿女,掌握着天下最幸福的一种权利,叫作“犯错权”,也就是愚蠢的权利、冒失的权利、冲动的权利和无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爱     
王复兴 《天风》2008,(5):40-41
自幼丧父的我,从小便在不经意之中养戚了一种自卑,自怜的个性,成长岁月中曾充满沧桑与艰辛,让我很少尝受到亲情的爱,特别是父母的爱……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名山区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寒。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为此节衣缩食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学堂。他学习很用功,成绩也不俗。尤其是朗诵方面,从小学就表现出良好的禀赋,初中语文课上他常常领读,被师生们称为小播音员。其实他心底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能成为一名播音员。初中毕业,他实在不忍再看到父母为供他们姐弟上学所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李世峥 《天风》2016,(5):44-45
正令人景仰的使徒保罗,有没有伤心事呢?当然有!这是我在读《哥林多后书》时体会到的:"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们那里去,也必不累着你们,因我所求的是你们,不是你们的财物。儿女不该为父母积财,父母该为儿女积财。我也甘心乐意为你们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贫困家庭儿童在青少年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异质性及其性别效应,对815名贫困家庭儿童(M=11.75±1.55岁;男生351人)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估,并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了2年共4次的追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和多组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贫困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在青少年早期呈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2)贫困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异质性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初始水平和发展轨迹均有显著的效应,积极关爱型贫困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但在发展轨迹上却呈线性下降的趋势;消极控制型贫困家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初始水平上显著低于其它类型,其发展轨迹无显著变化;(3)在性别效应上,适度关爱型组别中女生亲社会行为的初始水平显著的高于男生,且该组女生的亲社会行为下降速度比男生缓慢。结论:贫困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异质性对青少年早期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存在显著效应,适度关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缓冲贫困家庭中女孩亲社会行为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山西省太原市和长治市的7所中学的2407名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究了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基本共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父母低头行为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2)自尊在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基本共情可以显著地调节自尊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但不能显著地调节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的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其父母焦虑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23名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对父母焦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育儿压力在儿童行为问题和父母焦虑间起中介作用;(3)儿童行为问题与育儿压力的关系受到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调节,调节作用只在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群体中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对父母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改善自闭症和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育儿压力与焦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但同时,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相似文献   
9.
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母亲教育方式问卷探讨了440名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母亲在教育方式各维度上的表现倾向各不相同,其中在成就要求和溺爱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非常显着地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而在忽视维度上得分非常显着地低于其它维度的得分。本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年龄与性别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某些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同时母亲的教育方式还因其受教育程度及职业不同有显着差异,而家庭经济状况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影响不显着。  相似文献   
10.
抚养困难: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养困难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变量.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抚养困难量表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对选取的572名1~6岁的儿童的母亲进行了评估和调查.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抚养困难具有一定的因素结构,分别从儿童侧面和父母侧面抽取的5个和6个因素的累积解释率为57.90%和60.88%,与预试的结果是一致的.对可能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因素的考察发现,家庭类型、母亲受教育水平、职业、生产时母亲年龄和孩子的性别等是影响母亲抚养困难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孩子的性别与父母期望的一致性、母亲生产时是否顺利、父母与儿童在一起的时间多少等因素对母亲的抚养困难没有显着影响,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