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开展儒学的深层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儒学对话,是文化思想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儒学的深层对话,实质上是哲学层面的对话.普及性的对话也是重要的,但是,首先需要探讨并提出深层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儒学的交流与发展.譬如,通过仁学的深层对话,有助于理解人类文化的不同特点及其"殊途而同归"的道理,更能增强信心,建立和谐的世界秩序,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素质的提升和人的进步,都是以教育的介入为前提的。这早已成为共识。临夏市木场幼儿园及和平小学理事长马进孝,从1985年开始,其执教生涯从宁夏银川肇始之后,对穆斯林教育的思考和探索,再也没有停止过。在整整十多年的民办阿校教育过程中,他发现了成人教育的困难和有限性。这一困境的发现,催生了他对民族教育的更深层思考。最后,他将视线转向了儿童教育,并得出结论:治病,得从根部开始。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9,(2)
机构改革作为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动力,建国70周年以来,党和国家都尤为注重党政机构体系设置。改革开放前,针对政府机构数量繁多,部门重叠等情况,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先后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开放后,为顺应国家发展需求,聚焦于政府职能等问题,我国共进行了八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本文结合机构改革的现实情境,纵向考量我国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立足于政府改革与历史情境的相互关系,以机构改革的内在逻辑为着眼点,聚焦机构改革的发展趋势,系统梳理历次改革的内容,从机构改革动力、改革内容、推进方式、改革路径这四个方面,梳理历次党政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分析阐述机构改革的内在机理,挖掘实验主义与整体设计治理下,历次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及内在机理,以探究我国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5.
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身心生命的价值意义何在?医学目的何在?医学人文深层困境何在?从哲学视角剖析,人的多维结构与复杂性,指出现实困境的深层根源,提出走出困境的对策,特别对人性需要滋养、医学人文文化土壤建设的改善对策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伦·奈斯开创了当代环境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他不仅为深层生态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而且也为深层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生态智慧T)。对于深层生态学的研究者来说,不系统地认识奈斯的思想就无法深刻地理解深层生态学。  相似文献   
7.
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情绪劳动策略(包括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经筛选, 共有120篇文献226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 = 79659)。元分析结果发现, 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相关, 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调节效应检验发现, 不同表层扮演测量工具、文化背景差异、行业类型差异对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不同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对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单维的JSS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节效果高于多维的MSQ量表。不同深层扮演测量工具、不同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文化背景差异对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 分别表现为深层扮演量表Grandey (2003)、Diefendorff, Croyle和Gosserand (2005)、Brotheridge和Lee (2003)调节效应依次减小, 单维的JSS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节效果低于多维的MSQ量表, 东方文化背景的调节效果高于西方; 行业类型的差异对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论制度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社会发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社会指标体系来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进行科学的评价。以往,人们更多地将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而把社会发展作为一种技术机制来加以讨论,这样,往往难以解释超出实证范围的诸多社会现象,难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现实做出合理的诠释。实际上,社会发展既是一种技术机制,更是一种制度安排。应力图在社会发展技术机制的背后找出社会发展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这一深层原因,并把它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体系来加以讨论。通过制度分析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有助于从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更广阔的视角去把握社会发展的运行轨迹。同时,对于研究中国二十几年来的社会变迁也具有更真切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嘉  许燕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636-640
从团队异质性的分类与测量、异质性的结果变量、异质性研究中的调节变量等方面阐述了团队异质性研究的成果和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未来的团队异质性研究需要对不同维度的异质性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其次,异质性研究不仅要关注易观察特质的异质性,同时也需关注深层特质的异质性;最后,需要综合组织的背景,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异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情绪劳动:表层动作与深层动作,哪一种效果更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淑蕾  黄敏儿 《心理学报》2006,38(2):262-270
情绪劳动(表层动作和深层动作),哪一种情绪劳动的效果更积极?该项研究结合“情绪调节”和“双任务”的实验范式,以指导语引起不同的情绪劳动,以电影片段诱发负情绪(以悲伤为主),同时测量情绪劳动过程情绪的变化,并通过数学成绩和自我真实感检测情绪劳动对后续工作和心理上的作用。结果表明:(1)操作表层动作与深层动作都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且深层动作引起更多的精力集中;(2)表层动作和深层动作都可以减弱已被诱发的悲伤情绪,深层动作引起了更大的生理激活(R-R间期增加较小);(3)表层动作导致后续工作成绩降低,自我真实感减弱。结论:如果需要在负情绪(悲伤)状态下展现正情绪(微笑),深层动作是更积极的情绪劳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