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相思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传承至今,影响着大批的诗人、作品,是后代诗歌创作汲取营养的重要源泉。本文就部分作品的欣赏与比对,简要分析《诗经》相思诗对后代情诗影响及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2.
重复是俄汉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格,可以抒发强烈感情,增强语言节奏感,表达深刻思想。俄汉语的重复形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点。本文对比俄汉语中的重复修辞格,对该修辞格进行界定和分类,并举例说明其不同形式,旨在提高俄汉文学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指导下,对比分析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两个英译本。通过对比研究,期望对以后的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多语言包装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促进旅游商品的销售。然而, 现有研究仅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出发, 难以揭示多语言线索的复杂效应。本研究基于选择通达模型, 主要探讨(1)多语言包装策略导致消费者推断旅游商品是针对某类群体(即对比效应)还是广泛模糊的“国际市场” (即同化效应)的作用机制; (2)多语言包装策略对旅游商品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有助于扩展旅游商品和包装语言的相关研究, 为旅游商品营销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江汶  佐斌 《心理科学》2013,36(1):157-163
大鱼小池效应(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是解释不同教育情境中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一个特定概念,Marsh将其定义为:能力同等的学生,在平均成绩较高的学校或班级里的学业自我概念较低,而在平均成绩较低的学校或班级则学业自我概念会较高。大鱼小池效应包括学生采用概括他人和特定他人的比较标准所分别产生的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社会比较对学业自我概念形成具有特定影响。大鱼小池效应的未来研究可以从研究方法的改进、调节变量的控制和跨文化比较等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6.
在戴维森富有影响的理论框架中,宽容原则认为,当我们解释他人或另类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前提:他们是理性的存在,他们与我们谈论和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否则,如果我们固守信念或只进行概念的论述,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们。戴维森在他最近有关解释的述中指出,他以前倾向于用“最大化”一致信念这样的字眼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主客体互倚性模型(APIM)以成对数据作为分析单元,是成对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基于APIM中的主体效应与客体效应,Kenny等人论述了APIM的四种成对模式:主体模式、客体模式、对偶模式与对比模式。通过定义客体效应与主体效应的比值为k,Kenny等人提出了定量指标,以分析主客体互倚性的成对模式。成对模式分析有助于简化数据结果、检验理论模型、解析群体互动过程。虽然k值的检验程序较为复杂,但APIM成对模式及k值的提出,对于成对数据分析,特别是家庭研究与组织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兴昌  佟丽君 《心理科学》2005,28(5):1060-1063
本实验以探索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特点为目的。采用2(材料类型:图片、汉语双字词)×2(贡献来源:外显记忆、内隐记忆)×2(被试类型:智障学生、正常学生)×2(年龄:低年级、高年级)的四因素混合设计,通过加工分离程序(PDP,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的包含和排除测验,计算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⑴材料类型主效应极其显著;⑵贡献来源的主效应极其显著;⑶年龄效应不显著;⑷被试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论可对智障学生的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外部表征方式集中呈现信息条件下的因果力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墨耘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3):298-306
在分别用文字陈述、表格和图形三种外部表征方式集中呈现因果信息的条件下,用直接估计因果力大小的实验范式考察单一因果关系因果力估计的特点,检验概率对比模型,效力PC理论和pCI规则。让287名大学生被试估计不同化学药物影响动物基因变异的能力。结果发现,对单一因果关系因果力估计具有以下4个特点:⑴不对称性:在预防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较多符合效力PC理论,而在产生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一般符合概率对比模型;⑵文字陈述、表格和图形三种信息外部表征方式,不影响产生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但影响预防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估计。在预防原因条件下,与文字陈述和表格表征相比,图形表征会促使更多被试按效力PC理论来做因果力估计;⑶没有被试使用pCI规则;⑷被试估计因果力所使用的规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归类的相似性对比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期归类中的相似性对比模型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相似性对比的空间模型、基于特征的对比模型以及最近提出的结构匹配模型,并且详细阐述结构匹配模型观点以及它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们来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