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别材、别趣与妙悟说是严羽《沧浪诗话》的主要诗学观点。严羽力图用别材、别趣来说明诗歌所特有的审美性质,把别材、别趣看作是诗的生命。妙悟则对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进行了规定,与禅宗的顿悟息息相关。这些诗学理论站在一个较为纯粹的诗学立场,追寻着冲淡空灵、神韵悠然的诗学理想,寻求着纯粹的诗所特有的审美韵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妙悟与直觉     
严羽诗学思想中的"妙悟"概念和克罗齐美学思想中的"直觉"概念在强调审美的主体性、直觉感悟、排斥理性等方面十分的相近.从美学层面上说"妙悟"与"直觉"这两个范畴都强调了艺术的感性、排斥理性,它们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它们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髡残是清初四僧之一,擅长书画。髡残以对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宗思想意蕴的题画诗。本文试从髡残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观点研究出发,阐释禅宗与髡残绘画美学思想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出入儒、道之间,有的甚至就是玄门高道。他们的画作在题材、技巧、观念等方面都彰显出浓郁的个性,善于体现淡然归真之美,乐于表现隐逸情怀,以抒发自身虚静恬淡、游心物外的意趣。文人画肇端于汉魏,萌芽于唐,发展于两宋,入元而大放异彩。元代崇道之风甚浓,道教对文人画的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