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二、佛教哲学、文化艺术、制度信仰等研究 1.佛教哲学研究 40年来,研究佛教哲学的论文和著作很多,其中不乏具有原创性质的成果,比如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在进入本世纪以后出版的佛教哲学著作中,有两部著作具有代表性。其一,方立天的《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相似文献   
2.
引言 《天主实义》是明末来华意大利耶稣会利玛窦神父一部杰出的神哲学著作。初稿撰于1595—1596年间。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向中国传统时代的士大夫们介绍了西方天主教的神哲学思想,对研究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与冲撞具有重要意义。这部著作版本极多,  相似文献   
3.
天一 《世界哲学》2009,(6):F0003-F0003
2009年9月9日至21日,一个由编辑整理德国经典哲学著作的学者组成的德国学术代表团一行九人访问了中国,代表团成员有:  相似文献   
4.
王齐 《世界哲学》2001,(2):78-79
为了促进克尔凯郭尔研究在华语世界中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于2000年4月达成协议,双方将联手共同推出一套十卷本的克尔凯郭尔著作中文选集。这是首次直接从丹麦文人手对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著作进行系统的翻译和介绍。该项目现已正式启动,预计将在未来的十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5.
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代表柏格森在他的哲学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中讲道:人有两个自我。第二个自我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往往把第一个自我掩盖起来,成为第一个自我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物质文明的日渐昌盛,人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的诉求正在凸显。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意识形态的理论核心,除了在语言和内容上较为精辟、严谨、超拔和智慧外,还是诸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更是启蒙人们思想、指导人们行为的"宝典"——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哲学光辉的照耀。但是哲学思想、哲学著作、哲学言论庞大繁多,除非哲学工作者、哲学研究者,大  相似文献   
7.
《世界哲学》2002,(2):53-53
诺齐克 (RobertNozick ,1938— 2 0 0 2 )是美国哲学家、伦理学家 ,当代政治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他1938年出生于美国布鲁克林 ,195 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6 1年和 196 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6 9年任哈佛大学教授 ;1985年曾任阿瑟·金斯  相似文献   
8.
《阿维森纳与亚里士多德传统》是阿维森纳研究乃至于阿拉伯语哲学研究领域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著作,作者迪米特里·古塔斯是耶鲁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希腊-阿拉伯学专家,也是当前最杰出的阿拉伯语文学家之一。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大量有关阿维森纳著作基本情况,以及他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关联的文献证据;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通过对阿维森纳著作的详细分析,分别论述了阿维森纳对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接受和融合,包括他对亚里士多德传统中疑难问题的解决进路。书后还有丰富的附录和实用的索引,包括对阿维森纳著作的书目编订,以及真伪作的辨别。这本书堪称迄今为止最好的阿维森纳哲学著作导读,阅读这一著作,能够让我们学会理解和鉴识深厚而严谨的伊斯兰理性传统,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伊斯兰文明的思想全貌。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的话:莱维纳斯(1906-1995),这位首先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引入法国,从而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法国思想,而且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哲学家,已经受到汉语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莱维纳斯生于立陶宛考那斯一个犹太家庭。1923年移居法国,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哲学系。1928至1929年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30年回到法国,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1932年,他发表了法国第一篇研究海德格尔的文章:《马丁&;#183;海德格尔与存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维纳斯成为德国战俘。在集中营期间(1940-1945),他构思了《从存在到存在者》一书。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起,莱维纳斯开始系统地表述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在60年代和70年代,他出版了他的两部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总体与无限》(1961)与《异于存在或在本质之外》(1974)(我们这里译为《异于去是或在是其之所是之外》,理由见译文中的注释)。此后直至逝世,莱维纳斯以文章、讲课和访谈等方式继续不懈地阐发和总结他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的一生不仅属于哲学,而且也属于中华民族现代化努力的一部分。他一生的哲学探索,始终在为中华民族的近代化亦即现代化事业寻找理论依据。从冯友兰早期哲学著作《天人损益论》对三种哲学的区分,发展到三史六书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探索,乃至于《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对于洪秀全、曾国藩的独特评价,以及最后第八十一章对于仇必和而解之客观辩证法的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