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系统的稳定性与中医理论的认识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系统的稳定性与中医理论的认识论特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33)高峻钰第四军医大学政治教研室(西安710032)郭照江一、中医理论的稳定性根植于合理性中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朔到我国商周时期。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都是自然现象或物质...  相似文献   
2.
整体汉字字形识别过程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用微观发生范式探索了整体汉字和人工字的字形识别过程 ,主要获得以下结果 :1真字和人工字的正确提取率随呈现时间增长而提高 ,字形刺激的特征提取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 ,字形识别加工受字特性 (真字与人工字 )和笔划数因素影响。2在以“十”为骨架和以“囗”为包围结构的字刺激中经常首先提取“十”或“囗”,而且首特征“十”或“囗”的提取不受字形熟悉性影响 ;笔划数变量仅对含“十”特征的字刺激的首特征提取产生影响。3在以上两类汉字中 ,“十”或“囗”作为首特征提取促进了字形识别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西传统绘画各自从属于截然不同的视觉节选系统。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本能视觉节选自我超越的方向,从而确立起各自的绘画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4.
孟强 《世界哲学》2015,(4):74-8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存在论成为STS的重要课题。本文追溯了STS的嬗变与"后社会建构论的兴起",区分了认识论的"经验化"与"社会化",进而指出,后社会建构论的发展源于对认识论社会化的不满,这种不满使得STS逐渐向存在论靠拢。存在论作为认识论社会化的替代性方案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不可译性"面面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宾 《现代哲学》2004,(1):81-87
本论文从认识论、本体论、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不同领域勾勒出“不可译性”问题的不同诠释框架与相应的解决路向。  相似文献   
6.
评发生认识论的"反省抽象"范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4,27(3):514-518
论文分析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反省抽象”范畴的发展脉络、主要内涵及其与某些相关概念(如概括化、平衡化、矛盾与否定的构造、意识化与觉知等)的联系。作者认为:反省抽象不仅体现皮亚杰的独创性.而且也是发生认识沦中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概念。它合理地解释了知识创新的源泉,使发生认识论的逻辑一数学范畴研究及认知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奠基于科学认识论之上。作者主张应准确继承皮亚杰的学术遗产,深化对认知发展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霍夫曼虚拟内疚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涵义及类型、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了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并对其理论意义进行了评述。该文认为。霍夫曼的虚拟内疚理论不仅拓展了内疚研究的心理学领域。而且深化了人们对道德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周昌忠 《哲学研究》2012,(3):66-72,127,128
<正>当代知识论(contemporary theory of knowledge)作为哲学运动,是两股支流的汇合:一是它作为关于"知识是信念"的理论,乃孕育于作为方法论的分析哲学;二是它作为关于主体之经验直观能力的理论,乃是对从笛卡尔到康德的传统认识论的延伸。这决定了它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作为方法论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9.
何畏 《哲学研究》2012,(2):113-117
<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落地生根的基础,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大概念,它涉及到"荣"、"誉"、"荣誉观"和"耻"、"辱"、"耻辱观"及其总概念"荣辱观"。每个概念都有特定的本质、存在方式、发生机制、对立面或对应范畴。  相似文献   
10.
侯忠海 《哲学研究》2012,(3):105-110,118
<正>多位一体与作为辩证法的三位一体产生于古希腊思想,而作为宗教奥秘的三位一体思想在基督教思想中得到凸显。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开始就从本体论、逻辑学、认识论等各个角度展示着多位一体的思想,只不过各个历史阶段侧重点不一样。莱布尼茨从认识论的层面对多位一体的思想作了深入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