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智强 《学海》2011,(2):199-205
选择性执法是行政主体应对复杂的社会情势和违法行为高度不均衡分布的一种手段。选择性执法具有权力性、不确定性和目的性特征,它在使行政主体获得高度的灵活性和行政效率,有利于完成行政执法任务的同时,也牺牲了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助长了行政执法中的机会主义,并鼓励人们守法上的投机心理和行为,不利于法治。应当对选择性执法持较为严格的态度,保证其执法目的的正当性,并采取具体的方法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自我控制的强度模型,研究了组织政治环境作为情境因素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73位网点主任连续10个工作日的570个经验取样法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组织政治感知提高了自我耗竭,领导者职位任期削弱了该正向关系。(2)个体内层次自我耗竭对公正准则遵从的作用取决于个体间层次领导身份认同的程度:当领导身份认同较高时,二者关系为正;当领导身份认同较低时,二者关系为负。(3)当领导者职位任期较短且领导身份认同较高时,组织政治感知通过自我耗竭促进公正准则遵从;当职位任期较短且领导身份认同较低时,组织政治感知通过自我耗竭阻碍公正准则遵从。上述研究结论将公正准则遵从的前因研究从行为者中心视角拓展到情境中心视角,率先研究了组织政治感知的个体内变化及其影响,同时增进了对自我耗竭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沈红娟 《天风》2002,(4):34-34
中国发展的近20年,我国基督教向世人展现了空前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信教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利,拥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广大基督徒爱国爱教,回报社会“作光作盐”,一片爱心。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信教公民的关心、爱护,也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定不移地走三自爱国道路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4,(5):174-179
论文以省级以下国税局领导干部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了218份有效问卷。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当前国税系统"公民参与税收政策制定"的现状,结果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对"税收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认识正确、理解到位;领导干部大多能够有效运用各种征求民意的方法,在税收政策制定方面与公民进行互动;公民参与税收政策制定的效果明显,对于提高税收政策的民意基础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尚有部分领导干部对"公民参与税收政策的制定"缺乏深刻的认识,一些领导干部对"公民参与税收政策的制定"实质性支持不足,导致公民参与的次数少、层次低、方式单一。  相似文献   
5.
张靓婷  王斌  付景涛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05-2118
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它能有效提高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但研究者多采用相对静态的研究范式, 而忽视了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 本研究重点关注新员工和工作变更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探索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期为培养和激发员工持续性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职场不文明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边界。通过问卷调查315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样本数据,结果表明:职场不文明行为负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情绪耗竭、组织自尊中介了职场不文明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心理韧性调节了情绪耗竭、组织自尊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内隐领导理论,运用配对问卷法,探究领导者性别身份的三种评价差异:自我评价与下属评价的差异,男性领导与女性领导的下属评价差异,男性下属与女性下属的评价差异。结果显示,与领导者自评的性别身份相比,下属易高估领导者的男性化;且下属评价男性领导的男性化显著高于女性化,而评价女性领导时两者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男性下属对领导男性化的评价高于女性下属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倪光道 《天风》2005,(4):18-19
"爱国守法"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首条内容, 基督徒理当努力践行。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基督徒在 社会上,也在宗教活动中,遵纪守法,广行善事,为主 作出了美好的见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教会里有些弟兄姊妹还 存在"重信仰,轻法律"的观念,这将成为学习贯彻《宗 教事务条例》的一大障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认真思 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开展"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指出"公民道德"教育在我国以往的伦理学研究、道德教育中未能受到重视,强调了当前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公民道德"的含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李游  秦燕 《学海》2012,(5):16-19
政治性是公民教育本质属性之一,没有超越于国家的"中性"的公民教育,研究公民教育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普世性"出发。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主体政治人格的塑造。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研究过程中必须摆脱盲从心态,牢牢把握公民教育的领导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