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侗族回门礼     
《贵州民族宗教》2007,(3):F0002
图片摄于两年前正月春节期间,地点是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作者采风,恰遇新婚三个月后的一对侗族新人,按规定,新娘必须在正月期间才能回门到娘家去,这对侗族新人是自由恋爱结合在一起的,同在一个村相隔河的两岸,回娘家当天,新娘一大早先帮娘家抬挑水,然后接照一些礼节,回门队伍跟着新娘绕村一圈,回到娘家,受到全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王婷  植凤英  陆禹同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9):1040-1056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具有广泛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合执行功能的三个成分(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 在我国民族音乐背景下, 匹配实验任务的视觉和听觉形式, 探讨侗歌经验对侗族中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侗歌组被试在抑制能力和刷新能力上显著好于侗族非侗歌组被试和汉族被试, 这一优势在视觉任务中和听觉任务中均存在, 说明侗歌经验产生的认知优势具有跨感觉通道的普遍性。侗歌组被试和侗族非侗歌组被试的转换能力差异不显著。侗族非侗歌组被试的抑制能力和转换能力好于汉族被试, 这体现了语言和音乐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侗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化,谚语是侗族化的缩影,深受侗民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侗族文化圈”是指侗族分布区域。它包括贵州省的从江、榕江、黎平、锦屏、天柱、剑河、三穗、镇远、岑巩、玉屏、石阡、江口、铜仁、松桃、荔波、独山、都匀;湖南省的新晃、芷江、会同、靖州、通道、城步、绥宁、洞口、黔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安、融水、罗城、东兰;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宣恩、咸丰、利川、来凤等县(市)、自治县和特区。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8度至110度、北纬25度至31度之间。  相似文献   
5.
萨是侗族崇拜中一位至高无上保境安民的神灵,建立新的萨坛或整理旧坛均须由师公以鸡卜择期.建坛与安坛均须恪守严格的仪轨,最广泛地动员寨民,秉持对萨的崇拜与虔诚的心态参与之,参与者与坛场选择、建材备办以及工程进展均须遵循阴阳五行观念.萨坛形制多样,称呼各异,坛场地面设置与瘗物的差异,凸显出侗族各支系因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差异而出现的萨崇拜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侗族大歌被誉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民间音乐",是侗族文化浓缩的精华。侗族大歌的洋洋外观是生命意志的本真活动,生命意志的跃动正是侗族大歌产生的源泉。产生和发展,就是把自然声音融入歌声来表达人的情感,结合多耶舞使个体的人走出日常生活的樊篱和束缚,消融在歌舞的洪流里,让个体生命的高歌成为集体的狂欢,达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的共生共在。侗族大歌既是酒神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婉转的旋律正是这种"意味深长之奥秘"。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侗家人通过对生存的深刻体验,在对生存的痛苦的反抗中形成了"艺术的形而上学",是"此岸慰藉的艺术"。侗家人正是这种在侗族大歌的家园中放逐自己的酒神情绪,沉醉于审美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化名城镇远,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位于县城南端39公里,居住着近400户、2000名侗族同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侗族大寨——报京。  相似文献   
8.
一位哲人说: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大考场上,任何金字招牌、水晶招牌、钻石招牌,都无济于事。如果没有从“0”开始的态度和奋发、求真的精神,硕士、博士也等于“0”。  相似文献   
9.
"家屋有魂"是许多民族的一种传统观念认知,也是侗族的一种民居文化传统.侗族传统民居中的堂屋表征了家屋成员的共魂意象,并且藉由堂屋中的神龛传递出来,深刻体现了堂屋统合家屋成员"灵魂与共”的象征功能.在民居内部,神龛的空间位置、神位形制、操作规范、行为禁忌等都体现了以神龛为中心的家魂聚合意象;而在民居外部,新屋与旧屋之间的神龛复制则象征着家魂庇护范围的扩大,并且随着家屋的衍生而不断发展出新的家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