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冯友兰晚年在回顾自己的学术活动时,曾将自己在六十多年的学术活动中所探讨的问题归结为:“以哲学史为中心的东西文化问题”(《三松堂学术文集·自序》)。这种总结是实际的。如果把冯友兰一九一五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视作他学术生涯的开端的话,那末他的学术生涯正好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同步。象“五四”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冯友兰没有迴避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问题,而是在数十年间,努力从哲学的层面追求对中西文化矛盾的理解,探索解决中西文化矛盾的道路。在这种追求和探索中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全盘西化”论,又有别于“保存国粹”说的中西文化观。这种中西文化观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为我们今天思考文化问题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相似文献   
2.
考察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很难避开冯友兰学说。但对于冯友兰学说性质的诠释和定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歧异甚多。曾有人以冯氏为“知识主义者”,也有人以冯氏为新儒家。本来,对于象冯友兰这类治学中带有统合性致思趋向的学者而言,从某一侧面对其学说的定位并无特殊意义,但联系中国现代的文化思潮与理论派别,对其学说作合理的比较与分疏,以彰显其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走向近现代的坎坷中的真实价值,又是必要的。基于这种  相似文献   
3.
这是第三次文化与比较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9日15日至18日在武汉召开。67人与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史、哲专家学者,也有来自新加坡的国际友人。会议收到论文40篇,文化研究专著10种。会议围绕“中国走向近代的文化历程”这一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在文化与比较文化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上,较之过去有所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涉及中国乡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但从梁先生肯定"教化"、"礼俗"、"自力"传统,强调乡村"新礼俗"建设来看,梁先生思考中国乡村建设,实是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考。梁先生曾说:"乡村运动是一个社会运动","亦可名为文化运动"。梁先生将"乡村运动"理解为"社会运动"与"文化运动",是因为梁先生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理解为文化落后,并将中国近代文化落后的原因归于中西文化的矛盾。在梁先生看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崩溃,只不过是中国文化落后的一个缩影。因此,中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实为振兴中国文化。同时,梁先生认为,中国这个国家,"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要振兴中国文化,只有"从乡村作工夫",通过在乡村建设中恢复"教化"、"礼俗"、"自力"的文化传统,"伸张、发挥、开启""理性",重视"自力",发挥中国人的"主体力量",重构乡村的"社会构造",恢复乡村的社会秩序,才能够在整体上达成"重建中国新社会构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仁"是早期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既表明了儒家所理解并推崇的最高德性,又界定了儒家所主张的人们生活中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在儒家学者看来,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坚持"由仁义行",其结果则可为"行仁义".换言之,一个人若能够具备由"仁"这一范畴所表达的美好德性,实践由"仁"这一范畴所界定的伦理规范,其行为就会是道德的行为,亦即能获取自己圆满的人生价值.在儒家学说中,这种以"仁"范畴表达和论释的人的美德与行为规范及二者统一的伦理思想,值得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借鉴与思考.因为人的德性与人的德行统一,德性是德行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德性,可导引行为的道德;坚持德行,则可以完善和彰显人的美德,正是今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与追求的伦理意识.而这样的伦理意识早已蕴含在儒家以"仁"范畴为中心建构起来的仁学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的“新理学”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哲学体系。由于冯友兰在“新理学”中“尽力追溯他的学说如何系‘接着’而不是‘照着’程、朱、道家、魏晋玄学及禅宗发挥推进而来,有集中国哲学大成之地方”,①加之他在“新理学”中讨论了人们广泛关心的中国文化建设、生活方式和思想修养等问题,使“新理学”在中国思想界一度广为流传。贺麟曾认为“新理学”的“流传”使冯友兰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影响最广声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胡绳四十年代对“新理学”的批评集中在人生观和文化观方面,其批评主要见于他的《评冯友兰著<新世训>》和《评冯友兰著<新事论>》二文。在评《新世训》一文中,胡氏认为冯友兰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基本的人生观谈论生活方法,把生活的内容与形式分割开来,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分割开采,把生活方法抽象化,变之为一种空洞的形式,这并不能帮助人们确立起正确的生活方法。胡氏肯定冯友兰在思考入的生活方法时所采用的理  相似文献   
9.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台、港地区的一些学人大谈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中国大陆地区也开展了“现代新传布学思潮”研究。但在日本,除岛田虔次写一部名为“现代新儒学与熊十力”的小书,吾妻重二在《思想》上介绍过中国学术界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实指新儒学思潮)研究的情况之外,却很少有人涉及“新儒学”这类话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