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等组实验,考察了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概念控制掌握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概念的控制掌握能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水平,其教学效果是稳定的。通过这种方法教学使学生形成的合理动作能够迁移到不同领域的新概念的学习中去,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质量。而且,概念的控制掌握对于提高中下线学生的成绩效果更好。研究者认为,概念的控制掌握的优越性在于它体现了概念与动作相统一的原则,从而提高了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教学效果。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供有关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Previous studi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group bias and resource scarcity have produced heterogeneous findings, possibly due to their focus on the allocation of positive resources (e.g. money).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group bias would be amplified or eliminated when perceived survival resources for counteracting negative stimuli are scarce. For this purpose, we exposed the participants and another confederate of the experimenters (ingroup/outgroup member) to a potential threat of unpleasant noise. Participants received some ‘relieving resources’ to counteract noise administration, the amount of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enough for them and the confederat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i.e. abundance vs. scarcity). First, a behavioural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manifested only in the scarcity condition; in contrast, the participants allocated similar amounts of resource to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 in the abundance condition, indicating a context-dependent allocation strategy. This behavioural pattern was replicated in a follow-up neuroimaging experiment, which further revealed that when contrasting scarcity with abundance, there was higher activation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 as well as stronger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ACC with the empathy network (including 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for ingroup compared to outgroup members. We suggest that ACC activation reflects the mentalizing process toward ingroup over outgroup members in the scarcity condition. Finally, the ACC activation level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influence of resource scarcity on ingroup bias in hypothetical real-life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a follow-up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学习效能感会受到同伴支持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影响学生学业状况的重要前因变量。根据控制价值理论,本研究通过对3329名高一和高二学生的调查,考察在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学习效能感是否会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业情绪中起到中介作用。发现:(1)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习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两者与高兴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厌倦学业情绪显著负相关;(2)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和地域后,学习效能感在同伴学业支持和高兴学业情绪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厌倦学业情绪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物理学科中,性别调节了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关系。本研究验证并拓展了控制价值理论,对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物理和化学学习的积极情绪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玲 《心理学报》1995,28(3):241-246
计算机在控制心理学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各种潜在的计时误差,特别在短时呈现各种实验刺激时,有些误差是不应忽略的。本文重点分析屏幕刷新率对实验设计的限制及可能产生的计时误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控制心理学实验过程的计时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在控制心理学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各种潜在的计时误差,特别在短时呈现各种实验刺激时,有些误差是不应忽略的。本文重点分析屏幕刷新率对实验设计的限制及可能产生的计时误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情绪活动和某些生理机能或心理过程的关系很久以来就已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外科手术前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应的生理机能的变化,也曾受到注意。患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进行针麻手术,他的情绪状态对针麻过程及其效果的作用如何,这种情绪状态和某些心理、生理机能有什么联系?这是针麻临床上和理论上应予探讨的问题之一。本工作试图综合分析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与之伴随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Research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 We aimed to further the understanding of m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 on temporal dynamics of child emotion regulation by applying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8.
负性人际交往经历和负性社会事件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导因素, 而社会功能受损是抑郁症患者的重要特征之一, 患者通常表现出对社会疼痛的情绪失调。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在负性社交情境中或面对负性社会事件时的情绪调节能力, 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考察抑郁症患者在腹外侧前额叶(the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VLPFC)被激活后其情绪调节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 当右侧VLPFC被TMS激活且患者采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情绪时, 实验组患者(n = 64)比对照组患者(n = 63)在社会排斥情境下报告了更弱的负性情绪体验, 这说明激活右侧VLPFC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社会疼痛的外显性情绪调节能力。本研究是采用TMS提高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的首次尝试, 实验发现不但支持了VLPFC与认知重评策略的因果关系, 还为临床改善抑郁症等社会功能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提供了明确的神经治疗靶点。后续研究还需探讨多疗程TMS刺激方案、改变社会疼痛的诱发方式、对比左右侧VLPFC的治疗效果、尝试使用其他的情绪调节策略, 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优化TMS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运动员经验优势的脑机制还存在争议, 尤其对于涉及较多认知过程参与的高策略性技能项目运动员, 其大脑白质结构可塑性变化还需进一步探究。研究横向对比了乒乓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大脑白质纤维束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结果发现, 相比于非运动员, 乒乓球运动员在连接背侧和腹侧通路脑区的双侧皮质脊髓束、左侧上纵束、左侧下纵束和双侧额枕下束的各向异性值(FA)更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 部分腹侧通路白质纤维束FA增加的原因是径向扩散系数(RD)下降。研究结果支持了动作双通路模型。提示经过长期高策略性技能训练, 乒乓球运动员在背侧和腹侧通路上的白质纤维束结构完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陈玉明  李思瑾  郭田友  谢慧  徐锋  张丹丹 《心理学报》2021,53(10):1094-1104
抑郁症患者的负性心境可能源于其抑制功能障碍。患者在主动遗忘负性材料时无法有效调用背外侧前额叶(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等负责抑制控制的额叶脑网络。同时, 患者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比对非社会信息的加工存在更明显的认知神经障碍, 很难主动遗忘对自己不利的社会反馈信息。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对负性社会反馈的主动遗忘能力, 本研究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考察抑郁症患者在左侧(n = 32)或右侧DLPFC (n = 30)被激活后其记忆控制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 当患者的DLPFC被TMS激活时, 他们对社会拒绝的回忆正确率与健康对照组(n = 31)无差异, 且TMS激活右侧DLPFC还改善了患者对他人的社会态度。本研究是采用TMS提高抑郁症患者主动遗忘能力的首次尝试, 研究结果不但支持了DLPFC与记忆控制功能的因果关系, 还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药物成瘾等患者的记忆控制缺陷提供了明确的神经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