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庄子>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解释可能性的文本在西方哲学这一新的眼光下展示出了新的意义.然而,英语世界真正以严肃的哲学眼光看待<庄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长久,还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本文评述了这期间最有影响的庄子哲学研究:葛瑞汉、陈汉生、郝大维和安乐哲、史华兹以及爱莲心的研究,特别关注在中西文明的互动中所激发出来的洞见以及隐藏着的尴尬和陷阱.也正是在文明间日益复杂的互动中,<庄子>才可能走近我们身边,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目标物大小影响距离判断的实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問題 作者在另一个实驗中証明,观察者对各个等距上的同样大小刺激物的知觉大小,随距离的增加而縮小,但縮小的程度却不随距离而按比例地变化。在各个距离上刺激物物理大小的改变,对距离知觉将起着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問題。支持“大小——距离不变”假設的学者都认为,在視角固定的条件下,距离与大小是互为条件的,二者存在着正比的关系。浦尔迪、吉伯逊(S.Purdy and E.J.Gibson),多田(H.Tada)  相似文献   
3.
距离、观察姿势对大小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問題 大小知觉是視知觉心理学中重要問題之一,也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經常接触的問題。前人研究表明,大小知觉总是与知觉对象的距离成一定的关系,并提出所謂大小-距离不变假設(Size-Distance Invariace Hypothesis)来說明这种現象。在一般情况下,对象离开观察者愈远,网膜视象随距离按比例縮小,而观察者所知觉的大小却仍接近对象的原来实际大小(物理大小),也就是說大小知觉保持着一定的恆常性。这是大小知觉与距离关  相似文献   
4.
影响深度辨别的因素,如目标物的长度、寬度、移动速度、垂直距离、背景照明以及不同的地表面等等,前人已作过許多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观察者与目标物均处于正直的状态下进行的。至于观察者或目标物处于不同角度的傾斜状态下,对深度辨别有何影响,在文献中还較罕見。沃克(R. Y. Walker)曾作过这类研究,他以豪瓦德-多尔曼  相似文献   
5.
杨玉芳  孙健 《心理学报》1994,27(1):8-13
用经过删除的语音歧义句作材料,研究了词边界信息在句中的分布。结果说明,在歧义句中歧义音节是最重要的切分线索;向歧义音节的前后过渡也对词切分有贡献;歧义音节和过渡以外的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切分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适应特征的情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运用情境评价法对人际关系适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1以 Schutz提出的人际关系六因素为评价标准 ,采用情境评价法比问卷形式能更有效地揭示人际适应特征 ;2在情境评价中 ,以合作为主的情境设置比以竞争为主的情境设置更利于反映出人际适应特征 ;3情境评价采用定向、组织、交流和问题解决等阶段的过程设计符合情境评价的实际进程 ,有助于分阶段展开被试的行为特征 ,提高情境评价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表明死亡凸显会抑制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加工的自我优势,可是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索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58名被试在经历不同的启动任务后,完成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注意瞬脱任务。行为结果发现自我姓名识别正确率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表现出稳定的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电生理数据发现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并不受启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共同表明死亡想法凸显会使个体将抑制自我加工(自我姓名、自我面孔和自我参照记忆)作为应对远端死亡焦虑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Jian  Jay 《Philosophical Studies》2021,178(3):845-866
Philosophical Studies - Orthodox Humeans about normative reasons for action believe that there are no rational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substantive content of desire. But they also believe that...  相似文献   
9.
The present research explored the selfishness of power and status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in Chinese work situations. By using experimental and survey methods, two studies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ower, status, and self‐interested behaviour (SIB)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spective‐taking (PT). Results of the two studie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that power increases whereas status reduces SIB. These opposing behavioural effects are partially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power reduces whereas status increases PT. In addition, our results showed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ower and status on SIB in Study 1 (interaction as a mental function),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power and status in Study 2 (correlation as a mental perceptio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lf/other‐orientation trait, as well as the stable effects of power and status on SIB in the two studies, we conclude that power is selfish and status is unselfish in Chinese work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0.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二三十年来,剖宫产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高。究其原因,除了医学因素外,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社会习俗观念、法律、医疗道德、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医学教育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并就如何发挥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消除和避免其消极作用,使剖部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