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二十世纪一百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敏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3,26(3):525-526,535
51.DavidWechsler:韦克斯勒(1896-1981)。美国心理学家,韦氏智力测验的编制者。经过早年的研究与施测,他认为斯坦福一比奈测验只适用于儿童,而对成人则无法使用。于是他从1934年开始制定成人量表,并创造性地把比奈依据心理年龄计算智商的方法改换成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的离差智商。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一百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晓敏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3,26(2):343-345
前不久 ,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 6卷第 2期 )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 ,其内容是对 2 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 ,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 99位。斯金纳排名第一 ,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 ,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 ,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2 0世纪的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依据心理学家的生理年龄界定的 ,而是指该学者在2 0世纪至少有一项心理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知觉中,人们会较多的根据个体的行为表现推论其所具有的人格特质(归纳推论),较少根据人格特质来推论个体的行为表现(演绎推论),Maass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并在西方文化下验证了这一现象。刻板印象在这一不对称性现象中起着调节作用,行为信息与刻板印象是否一致影响了归纳推论,对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易做出归纳推论,而对演绎推论没有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表现存在差异,东方文化下的个体对两种推论过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本文介绍了这一现象的表现,并总结了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孙晓敏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5,28(3):646-64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表现性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影响表现性评价结果信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分者之间的不一致。文章使用模拟数据,在对比评分者一致性的相关法、一致性百分比法和概化系数等各种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概化理论在表现性评价中评分者信度问题上的应用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有益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决策任务中,团队由于拥有来自不同成员的多样信息,因此通常被认为能够较个体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对于信息的利用并非十分有效,表现在团队会更多地讨论所有成员都拥有的信息(即共享信息),而相对忽视了每个成员所独有的信息(即非共享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共享信息偏差(Shared information bias)"(StasserTitus,1985)。共享信息偏差的存在阻碍了团队获取更高质量的决策结果。本文基于隐藏文档范式,针对共享信息偏差的产生原因,分别介绍了信息取样模型、动态信息取样模型、相互提升效应、偏好效应这4种解释机制,并归纳总结了信息分布、团队任务特征、成员特征及动机因素这4类影响因素的作用。最后,从结合团队认知、探究情绪因素及整合团队有效性框架这三个方面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多面Rasch模型理论及其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面试效度的各种误差来源,该文引入了一种新颖的面试结果处理方法:多面Rasch模型。这一模型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有效测量被试的能力水平,而且为识别问题评委、进一步完善评分规则、实现面试等值等问题都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文章在对结构化面试信、效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多面Rasch模型的理论及其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7.
效度概念演进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晓敏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4,27(1):234-235
回顾了心理测量学中效度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效度概念关注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随后重点转向效度的多种类型,现阶段则注重考察测验的构想效度.总之,效度确证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各种技术不断地评价、质疑和检查由测验分数所作推论和解释的有效性成为心理与教育测量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使用多元概化理论对由7名评委和34名考生组成的结构化面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面试设置的5个维度中,仪表举止维度与其它4个维度之间的协方差相对较小;2.各个维度的概化系数都在0.69以上,其中,概化系数最小的是仪表举止维度,最大的是口语表达维度;3.通过增加评委人数可以提高面试信度,但增幅递减.  相似文献   
9.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内容、结构、功能各方面比较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指出最新版的WISC-Ⅳ相对于之前各个版本在临床效用和诊断功能方面的优势.WISC-Ⅳ中国版今年即将完成常模制定工作并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这一现象的表现为:个体在描述正向或负向行为时,会由于描述对象是否与自己属于同一群体而在描述语言抽象性上存在差异.通过使用固定和自由反应研究范式,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现象在汉语背景下的存在.通过讨论这一偏差现象在刻板印象的维持与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在测量偏见上的应用,指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