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默雷 《法音》1999,(11)
戒律不仅是佛教徒道德上的自律约束,也是佛教教团在社会中保持自身形象和主体性的规章制度。在社会转型时期,佛教戒律如何因应时代而有所损益,同时又不失其化世导俗的功能,自然引起一切关心佛教前途的佛教领袖和佛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中华佛学研...  相似文献   
2.
<正> 黄宗羲于《明儒学案》卷四八,介绍崔铣的著作《松?寤言》时,一共引了四条资料,其中三条均有错误,全文是: 夫正物之谓格,至理之谓物,今之异言也,则心当何正?而至善有别名乎?孟子曰“良知良能”,知能心之用也, 爱敬性之实也,本诸天,故曰良。今取以证其异,删良能而不攀,非霸儒欤? 孟子曰:“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条目不具,奚以求心?故曰: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  相似文献   
3.
巍巍徐汇大堂,庄严肃穆雄庄。隆冬五九今口,何事金碧辉煌?嘉宾纷至沓来,参礼鱼贯联翩。钟楼双峰插天,公门眺李三干,老主教矢志伏枷,行程还在千里,心切要有助手,推荐淮德谁贤。德贤众望所寄,“民意即是天意”为了愈显主荣,满座紫袍红衣。从此永为大司祭,满怀一片宗徒心。仪杖队盛装进堂,打破了宁静一片,琴声歌声突然起:“看哪,那大司祭!”付尔权杖与权戒,应知权杖即牧杖;善牧艰辛为羊群,抚眷导引到天乡。牧职任重又道远,教理教规是根基。主礼逐条声声问,被选答言:“我信, —我愿意。”10.新牧有德既又贤, 当是‘世光地上盐’ 诸德之根乃仁爱,…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影响深远。在过去,它是炎黄子孙的精神支柱;在现在,它仍是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只要用科学方法去挖掘、开采和提炼,便能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以儒家为主干的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群体精神、独立人格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便是这样的精神财富。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然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一提传统文化,有人就想到黑暗的旧社会,就反感,其实,所谓传统文化,既包括古老的文化,也…  相似文献   
5.
斋戒是一种古老的宗教功修和重要的宗教制度。基督教的圣经赞颂斋戒是对“神”的最高崇拜,耶稣及其门徒曾经持斋。《旧约》里规定着斋戒日,其中有“阿舒拉”的日子,母萨斋戒过四十日。就是崇拜偶像的人也知道斋戒。埃及人在崇拜偶像的年代就有此制度,且于后来传到希腊和罗马。现在印度崇拜偶像的人仍有斋戒。斋戒几乎是人类年复一年从古至今奉行无违的常道和公认的宗教义务。真主宣告:“信教的人们哪!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宗教制度,也是过去各民族的宗教制度。”(2:183)  相似文献   
6.
<正> 韩非是先秦末年别具特色的重要思想家。其思想是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概括、总结和发展,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过重要作用。不仅秦王朝的建立是韩非思想的一次重大实践,而且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统治者也坚持着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原则。但是在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二千余年间,韩非又常被视为洪水猛兽,其学说也被斥为“贼天恩,害人伦”。近代以降,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的开展,韩非在人们  相似文献   
7.
佛教教育面面观默雷摘编为挽救中国的僧教育而奋斗1990年7月,在台湾圆光佛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佛学院院务研习会”上,大陆的闽南佛学院院长妙湛法师提交了书面报告《为挽救中国的僧教育而奋斗》。此文亦在1991年1月上海举行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探讨日益深入。在探讨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反映范畴带有机械论的痕迹,应予以扬弃。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反映范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是不能动摇的。我们相信,这类学术上的是非问题,通过讨论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为了比较集中地反映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专题,本刊从本期起,新辟“专题研究”栏。这期刊登的是有关反映论的专题。欢迎读者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其它专题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默雷摘编1996年1月,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结集出版《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收释传道《菩萨社会关怀的二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  相似文献   
10.
<正> 今年三月是本刊创刊三周年。为了总结办刊经验、改进工作、提高办刊质量、进一步把刊物办好,在学术研究中做出更大贡献,本刊于1989年3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白云观举行了编辑部扩大会议。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分管学术的副会长、本刊主编辛冠洁,副主编马振铎、周继旨、编委丁冠之、赵宗正、张继溱、许凌云、刘宏章、张安奇、步近智、冯增铨、徐远和、默明哲及本刊编辑部办公室主任王式伦出席了会议,著名佛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郭鹏、道教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