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衍华 《管子学刊》2010,(4):126-128
<正>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10年9月27日至29日在古老而神圣的"东方圣城"曲阜中国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韩国、日本、新加坡、奥地利、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  相似文献   
2.
魏衍华 《现代哲学》2011,(5):104-107
汉代以来,人们逐渐接受《韩非子·显学》所谓战国儒学为"世之显学"的说法。限于文献记载的阙如,此时儒学发展及"传布"的真实状况并不为后世所认知,甚至遭到疑古学者的质疑。汉墓文献、平山三器、郭店简以及上博简等新出土文献的大量面世,为重估战国儒学乃至先秦思想提供了新的契机。此类新出土文献不仅反映了战国中晚期儒学的发展高度,而且展现了此时儒学传播的大致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3.
魏衍华 《管子学刊》2016,(2):101-105
由于元明清时期民间文学的渲染,诸葛亮的儒者身份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认为是后世"圣化""伟儒""褒扬"的结果。通过梳理魏晋时期相关文献,发现诸葛亮的儒者身份根本无需后世的"诠释"与"造神"。诸葛亮本人的学问尽管非常驳杂,但其处世哲学无疑彰显出儒家"自我而作"与"自强不息"、"择木而栖"与"待价而沽"等品格,并建立"泽及百世"的功业。即使没有后世的推崇与赞誉,诸葛亮也必然是魏晋时期践履儒家哲学精神的地道儒者。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