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探讨阴谋论或密谋论本身,也不在于研究认同阴谋论的实际程度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知晓、认同和传送在集体信仰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因而本文关注阴谋论的传播者。作者得出结论认为,人们可以知晓和传送流言和阴谋论,但不一定认同其内容。作为社会思维的表现形式,既不理性也不符合逻辑的流言和阴谋论依赖于自身的逻辑和人们的社会融入状况。作者指出,认识到传播和传送不等于认同是非常重要的。传播流言或阴谋论信仰会创建和加强群体内的社会联系,传送流言可用于在社会群体内传递标准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去年12月26日,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马修·李普曼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去世,享年87岁。李普曼是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是他发起了让全球在校儿童都掌握哲学的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有人问:爱因斯坦先生,您认为艺术和科学二者哪个更重要?爱因斯坦答道:“我认为,艺术无疑更为重要。艺术和感觉应永远处于首位。”  相似文献   
4.
在具体阐述前社会主义国家新富豪的豪宅之前,作者首先指出,众所周知,都市人类学在法语世界是个相对新兴的领域。在法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也与对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广泛讨论有关;对都市人类学的迷恋还在于人们开始普遍关注"日常生活";"都市人类学"的称谓具有模糊性。关于前社会主义国家新富豪的研究资料相对匮乏,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边缘者、少数民族,以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贫困罗姆人。在东欧和前苏联,新富豪的出现是个新现象。作者根据有关挥霍和模拟的理论,对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富豪,尤其是茨冈新富豪的豪华建筑的快速发展做些解释。作者主要从争取获得承认和社会上层地位的斗争以及大肆挥霍这两方面来阐述这一现象。作者最后指出,从更大的范围看,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发展的国家和国际倾向这两种倾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批判现代启蒙思想当属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核心。为了找到摆脱现代危机的手段,他的批评拒绝与过去决裂和过分信赖人类。施特劳斯一贯反对现代启蒙思想最主要的表现,即虚无主义。在他看来,只有回归古代哲学才能战胜虚无主义,因为有关人类、人性和共同生活方式的话语是在那时创立的。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全球现状的七点重要看法1、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龄前和小学儿童的哲学实践在全球大力发展起来,如今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最早的网络是1974年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在美国创建的儿童哲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邻里关系的日常实践——社会控制、合法性和支柱,审视社会性别在邻里关系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产生的。为此,本文的论述强调邻居和邻里关系的巨大社会和文化影响,主张邻里关系被视为与种性、阶级、民族性和宗教同样重要的社会组织。由于近几十年对认同的强烈关注往往遮蔽了诸如邻里关系等社会组织,这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民族志的论述建立在对印度两个城镇(即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塔拉斯塞尔、印度北部拉贾斯坦邦的比卡内尔)邻里关系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一、绪论 超越抽象的普遍性来观察差异权,以便使该权利充分体现平等原则,这是当今的政治哲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当这一原则涉及到权利和公民资格的问题时。今天,妇女们争取平等、更公平的代表制,乃至男女同权的斗争无疑表明,民主制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然而,政治哲学似乎一贯将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它追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等人的形而上学,并根据身体与精神、肉体与灵魂、物质与形式、感觉性与理解性、  相似文献   
9.
引言 结交多少个朋友合适?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是钻牛角尖,也不属于哲学家的兴趣.然而,古代的哲学家并未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关注过"友谊".实际上,提出交多少朋友合适的问题,就是提出友谊的限度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提出了与他人特殊关系的延展问题.我们看到,这种关系并不要求排他性,但将其无限扩展则难免使其变质.  相似文献   
10.
我首次与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会面是在2003年3月,地点是他的办公室,位于社会人类学实验室图书馆大厅的上层。在我们的交谈即将结束时,他向我提了个问题,而我却未能做出回答,这表明我当时对他的世界观原则还不甚了解。他问我是否知道他一生中见到的最大灾难。我承认,自己最先想到的是德国纳粹灭绝犹太人的行为,可又觉得这个回答太浅显而没敢说出口。我陷入迟疑中,并等着他开口而不想贸然发话,因为他显然对这个问题有过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