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基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3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诱发条件:高奖赏、低奖赏)×3(反馈类型:欺骗成功、欺骗失败、诚实)的组内实验设计,以点判断任务操控被试的自主欺骗水平,并结合欺骗及时反馈范式来操纵被试的结果评价。结果发现:(1)在决策过程,做出欺骗决策比诚实决策诱发更大波幅的P300;(2)在结果评价过程,相比欺骗成功反馈和诚实反馈,欺骗失败反馈诱发更负的FRN波幅。结果显示个体做出欺骗决策比诚实决策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参与和心理努力,并且对欺骗失败反馈的敏感度远高于欺骗成功反馈和诚实反馈。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个体做出欺骗决策和面对欺骗结果时的心理和神经机制,为教育者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和预防青少年欺骗行为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自我和谐水平青少年的认知加工特点,44名被试先后进行自我相关词语的点-探测任务和词语的再认任务,结果发现:(1)高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积极词表现出注意优先,低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消极词表现出注意优先,但两者注意偏向无显著差异;(2)高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积极词的再认反应时显著短于低自我和谐水平青少年的,对积极词表现出了记忆偏向;低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消极词、中性词的再认反应时显著短于对积极词的反应时,对消极词、中性词表现出了记忆偏向。因此,不同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在认知加工的记忆阶段存在特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