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发生认识论者自称的皮亚杰不仅把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推向了一个新水平,而且给心理学的发展引进了一场范式的革命。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共性本质提供一个简洁而一致的解释,而且,以此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许多实验得到了大量有关数据,其中大部分支持皮亚杰的理论假设。然而,皮亚杰以结构建构论为基础的能力阶段模式本身,也是发展心理学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本身也是处于不断的同化和顺应、不断的平衡化过程之中的。  相似文献   
2.
对独生子女自我中心问题的异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蓓晔 《心理科学》1997,20(3):226-229
本研究对青少年后期的中国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特征作异质分析。实验一,让198名17—18岁的独生子女被试接受内外控制中心县表的测试,结果发现,“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女”较具“外控者”的特点。实验二,教师和8位同伴用一个自我中心─—社会性量表评估实验一的每个独生子女。同伴评估表明,“非明确倾向独生女”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特征,表现出比较强的合群愿望;而“非明确倾向独生子”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师评估却未反映出性别因素和明确倾向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语习语理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宗旨是探讨中国成人对汉语中三字习语的加工处理问题。研究材料包括:(1)动宾结构的惯用语,既有比喻意义又有字面意义;(2)动宾结构的一般三字词组;(3)偏正结构的三字惯用语,既有比喻意义又有字面意义;(4)偏正结构的一般三字词组;(5)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只有比喻意义而无字面意义;(6)三字词。它们都是被试所熟悉的。向35名成人呈现这些词语和(7)无意义三字组合,要求他们作意义判别。结果表明,所有惯用语的判断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惯用语的判断反应时均慢于单词,而快于一般词组。实验结果基本支持两种意义同时加工,但比喻意义优先完成的假设。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习语的词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