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毫无疑问,《宣言》是欧洲的,因为它在伦敦印刷,是由两个德国撰稿人完成的,这两个人在布鲁塞尔邂逅而且都加入了主要由德国人组成的、总部设在巴黎(后移至伦敦)的一个组织。可能正是由于警察的镇压,共产主义的幽灵才在欧洲徘徊。面对资本主义的世界化,革命者已经在反对资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3年夏天在巴黎相遇,而恩格斯曾谈到自这次相遇以来,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理论的完整协议,他们第二次相遇在1844年春天,于布鲁塞尔,而恩格斯断言说,在那时,马克思“已经完全确立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唯心论到了17世纪才在西方出现?在东方,似乎一直流行这样的看法,即我们习惯于认为非精神的实在,近乎一种虚构,因此,一种一元论的形而上学,就以表象形式把宇宙置于一种包罗万象的意识中,而冲突、二元论或矛盾就处在表象内部了。粗略地说,东方的唯心论是一种一元论,在它的范围内,多样性和运动提出了一和多的问题。其实,唯心论(就其完整意义而言),自古希腊时代起直至整个中世纪,业已能够立足于受实在论支配的西方思想中,这大概并不确切。除了例外(贝克莱、施罗丁格、布鲁维尔),西方哲学很少比被纯化了的唯心论或实证…  相似文献   
3.
青年费希特关于历史的最著名的著作《纠正公众对于法国革命的评论》的问世,可以说遇到了特殊的机会:经历了处决路易十六时所流淌的滴滴鲜血。费希特反对死刑,主张流放,他不得不表态;这种处决方式的现实性(对此,康德在其《法权学说》中,希望看到国家的消亡),只是间接地涉及他。毫无疑问,令研究观念的历史学家遗憾的是,青年费希特站在处决路易十六这一重大案件之外,阐发他关于历史和革命的学说。他的学说,在德国资产阶级看来,不仅是无可辩驳的,而且肯定回避了对这一痛点的讨论,在这一事件中,他肯定只看到革命多数派的高潮,而对于可能受到谴责的革命本身,对革命的否定,他必然不去阐发,费希特是严谨的。  相似文献   
4.
1.未意料到的恢复简史如今,在讨论道德哲学时,再也没有必要过于拘谨了,因为,道德哲学的恢复是明显的事实。各种迹象证明了这一事实,当然一开始是目睹这个领域中出版物大量的涌现。在众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中,有20个论题在5年间出现在由M.康托一斯派伯主编的《道德哲学》新论集中以及与之配合的、闻名于世的《伦理学与道德哲学词典》中。因此,应该指出,许多著作发表在塞尔福出版社出版的《通道》和《人性》集子中。事实上,许多著作是德文和英文的翻译版本,我们将会看到,为什么这并不是偶然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书业…  相似文献   
5.
自从有了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德.  B  雨林 《世界哲学》2000,(2):37-49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展和现代化问题的学者均注意到港口城市在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与此相关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已经构成7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的主流。本文试图借鉴这些理论,从比较历史学的角度考察港口城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科学哲学的生态学本世纪科学哲学的主宰者是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这两位大人物。他们都是为了成为英国女王的臣民而从维也纳移居英国的。讨论由两大论战组成:从30年代起,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论战(或称证伪主义同证实主义或盖然论的论战,以及自60年代起,“科学新哲学”同批判理性主义的论战。在拉德尼茨基和安德森1978年出版的《科学中的进步与合理性》和1979年出版的《科学的结构与发展》这两个集子中,可以看到有关这两大论战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Ⅱ在康德著作方面哲学协会及其若干基本论题A.雷诺和L.费里以及他们领导的整个哲学协会,如果说不是最早的,至少也是最成功地揭示现代反人道主义走入死胡同的人。然而,人们更应该承认他们的功绩,他们能够在法国,对普遍的道德责任的意义和可能性,再次发起反思。这两位作者显然无意识地依靠着康德的批判主义。因此,在法国,道德哲学的回归似乎与康德的回归是个巧合。这说明,战后很多年一直未露面的康德的实践主体观念的回复,并不是一个移居国外,在流亡期间既未忘记什么、也未学到什么的人的返回。这两位作者多次理所当然地否认他们…  相似文献   
9.
心怀感恩     
我一路走去,街面上东一个,西一个,站着一些分发广告的青年男女。一个腼腆的女孩朝我走来,发给我两张广告。我问她:“你为什么给我两张同样的广告呢?”女孩羞涩一笑:“我们有任务的,发完这些,才可以回家。”我笑了,头上是火辣辣的日光,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