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令年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城举行了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社会学杂志编辑部代表第三次会议。与会者有保加利亚代表T·巴甫洛夫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P·基尔霍夫等,波兰代表B·克拉依耶夫斯基等,罗马尼亚代表H·贝鲁等,苏联代表M·米丁、M·T·约夫楚克等,匈牙利代表И·西格蒂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B·鲁姆尔等,南斯拉夫代表Д·格尔里奇等。此外,《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杂志的代表(E·A·阿拉勃,奥格鲁)也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巴甫洛夫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2.
关于哲学的对象问题,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对象问题,虽然在原则上已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解决了,但有时还引起严肃的争论。这没有什么不正常和值得诧异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他们本人也都预见到,他们的革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在原则上的解决,如同任何真理一样,是不断发展与丰富的。但这并不失去其作为主导的、基本的提法的意义,我们争论的,不是哲学是否把最  相似文献   
3.
保加利亚科学院荣誉院长托·巴甫洛夫在今年第1期《九月》杂志(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以争论的和不可以争论的》文章,批判一些保加利亚哲学家和艺术家,说他们是“革新派”,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已经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观点。一、批判阿·波利卡罗夫等对当代各部门科学的新成就给予了过高的估价,从而轻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物质的哲学定义;一些年青哲学家走得更远,从而导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修正。如日·热列夫等人说,“客观实在是物质的非本质的特性,物质只是作为人的意识的客体才获得这种特性”;“不应教条地理解列宁关于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定义,因为这不是对所有时代都有效的教科书定义”等。巴甫洛夫认为这是关于物质的哲学概念的“修正主义观点”,是“修正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的整个哲学思想基础的基础,是修正列宁的反映论”。二、批判多·斯巴索夫、阿·加夫里洛夫等人为了“革新”和“创造”,同新实在论者、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托·巴甫洛夫等人宣布为“模写实在论”代表。他们把认识说成是“物质的人对物质的世界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否认观念是客观实在事物的主观映象,因而实际上他们也同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概念同事物本身混在一起。三、批判边·丹切夫等人是美学革新家”。丹切夫等人认为艺术的思想性是“艺术家(对事物)的主观态度的表现”。这“实际上就从艺术形象中抽掉了一切有认识意义的内容,因而也就抽掉了任何思想性。”托·巴甫洛夫文章发表后,被他批判的哲学家之一多·斯巴索夫在《人民文化》报上发表文章反击,接着该报又接连发表了托·巴甫洛夫、基·瓦西列夫、包·参科夫等人的三篇争论文章,《哲学思想》今年第3期又发表了米·扬科夫的争论文章。这些文章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事物的最普遍的结构及共规律性应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一部分人(多·斯巴索夫、基·瓦西列夫)认为应作为哲学的对象;而另一部分人(托·巴甫洛夫、包·参科夫、米·扬科夫)则认为应作部门科学的对象。因限于篇幅,本刊特将托·巴甫洛夫的文章详细摘译介绍,还将持相反意见的多·斯巴索夫和基·瓦西列夫的两篇短文全部译出,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联《共产党人》2 22231︺门,咋j几j题目作者期数政治经济学手稿:思考(1851 .3)卡.马克思1巩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相互 联系编辑部1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方针A.沃斯l历史的逻辑—论马克思的著作《路易·波拿巴的 雾月十八》问世125周年A.马雷什3资产阶级民主:神话和现实3.库兹明4伟大十月革命的民主主义K.扎洛道夫5斯宾诺莎永垂不朽的三百年H.阿西尔耶夫 A.拿乌缅科5列宁与辩证逻辑3.奥鲁德热夫6苏联人民向社会的单一性前进M.鲁特凯维奇7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经济 前提B.,鲍维京8论资产阶级专政和为民主而斗争B.谢豪宁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