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封面图片简介铜鎏金水月观音像,高53厘米,五代(907-960年),浙江金华万佛塔地宫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观音头戴宝冠,冠正中有化佛,袒上身,戴璎珞、项链,肩搭帔帛,下着裙。其右腿支坐,右肘搭于膝上,下为岩石,石上有净水瓶,表现音菩萨在补陀落伽山(...  相似文献   
2.
古代佛教信众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平时读史,读碑文时对辽金时代佛教徒自发地结成的信教组织即邑会印象较深。在此,谨将这些史料公诸同好,以供解疑。邑会是在当地佛寺指导下,为专门奉念某部经典或专为作某件佛事,某种功德而自发的民间结社。如华严邑、大悲邑、弥陀邑等即是每次集会时专门诵念《华严经》、《阿弥陀经》等而名之的。如河北康水《金山演教院于人邑会碑记》云:“为报四种之恩,遂结千人之友,为念佛邑,每会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庶尽此报,同生报乐世界,是其愿也。”专门为作某种功德而组成的邑会,如供塔灯邑、升天塔邑、钟…  相似文献   
3.
金申 《佛教文化》1995,(3):38-40
佛教故乡在印度。 古往今来,为了回到自己精神的“故乡”,有多少高僧大德为寻求佛法,不惜捐躯殒命,渡流沙、攀雪山、吃尽非人力所能承受之苦而最终到达目的。中国佛史上的朱士行、法显、慧超、玄奘只不过是这西行求法志士中的佼佼者而已,那些中途受阻未能成行或中途舍身者又知有多少呢?还有众多的到达西方的求法者因种种原因而于佛史上不彰,就更不知几何了。  相似文献   
4.
金申 《佛教文化》1995,(4):27-28
佛像是古代信奉佛教的人们供养及作功德的法物,除了自己供奉外,还应施舍钱财、建寺塔、作佛像。因此,佛经中还有《造立形像福报经》,在《造像量度经》中还专有《造像福》一章,论及造作佛像的功德。  相似文献   
5.
金申 《佛教文化》2007,(2):89-90
2004年秋,青州博物馆的庄明军约我与尚林将青州周边的几个县市博物馆所藏的佛像都考察一过,所获颇多,没想到此行还促成了佛首失而复得的事。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显通寺铜塔内发现的万历年间手书金字《华严经》(见《五台山研究》第二期《金宇华严经的问世》一文),是一件较为重要的文物。从《华严经》这部经来说,并非是新发现,需要提及的一点是首函第一册《大方广佛华严经纶贯》亦称《复庵和尚华严纶贯》,  相似文献   
7.
金申 《佛教文化》1994,(6):54-54
在辛苦劳碌的人世上在兴衰成败的热梦中燃一炷悠悠兰香让《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8.
金申 《佛教文化》1994,(6):28-29
今年8月初,我因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之缘,得以巡礼了陕西安宝庆寺遗迹和耀县药王山碑刻。 宝庆寺,位于西安市内书院街路口,原寺早已无存,只剩下一座六角形砖塔,俗称花塔;与花塔近在咫尺的是二层的仿古形酒楼饭馆,饭招酒旗飘扬,与塔比肩。塔近年维修过,四周圈以铁栅,保护尚好。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花塔的塔身各面都作成小龛。  相似文献   
9.
日本入华僧奝然(938年-1016年)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八月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洛阳等佛迹,于雍熙三年(986年)返回日本。将在台州雇张延皎、张延袭兄弟模刻的旃檀瑞像请回日本后,因其典故深远,式样新奇,人人争睹礼拜,一时间日本诸寺多有仿刻。因旃檀像供奉在京都嵯峨清凉寺,故称为清凉寺式。奝然的入宋和请回的檀像,在日中佛教交流史和佛像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奝然俗姓秦,族籍可远溯自古代朝鲜归化日本的所谓归化人豪族秦氏,生于京都,幼入东大寺从观理习三论宗,又从石山寺元杲习真言密教。为弘佛法,在克服了诸僧的反对,在老母的…  相似文献   
10.
一五台山刻经背景及情况《嘉兴藏》一名《径山藏》,始刻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后因北方缘薄、集资不便、冰雪太大等原因,四年后又移于浙江余杭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及其下院寂照庵和化城寺等处。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及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又分散在吴江、金坛、虞山、嘉兴等处分刻,雕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