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中国周易学会和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台湾大学哲学系与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协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会议的创获是多方面的,如周易是如何形成的?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悬案。在这次会议上,宋会群、张居中认为,距今约8000—6500年的贾湖遗址的“龟腹石于”是我国最早的以龟、数占卜的实例,是商周秦汉时期各类龟卜滚占的起源,而周易的卦象与籍占的最初思维和这种最早的龟卜数占有血肉相…  相似文献   
2.
孔子学易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学易考论郭沂从《论语》版本源流看,《古论语》早于《鲁论语》,而后者不过是前者的改编本,故“五十以学《易》”的“易”字,当依郑玄“从《古》”。“《鲁》读”为“亦”系流传过程的笔误。“加我数年”章的真正含义是:如果我再年轻几岁,五十岁时学《易》,就不...  相似文献   
3.
郭沂 《管子学刊》2014,(4):98-113
本竹书并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分别被命名为《性自命出》和《性情论》,是一部失传两千余年的重要先秦文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郭店、上博二本,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义并参之以上博本的墨节,将全篇分为上篇十一章、下篇七章,进而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的校订、注释与译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孟子车非孟子考:思孟关系考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本文的新考,子思年九十二,生活在公元前504-403年之间,但这仍不能与孟子时代相接,而多种典籍中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乃至有关子思、孟轲相见的记载又难以置疑。实际情况是:孟子虽然深受子思及其门人的影响,并与之构成思孟学派,但他既非受业于子思,亦非受业于子思门人。《子思子》、《孔丛子》等书所载的那位姓孟、名轲、字子车的儒者,并不是孟子,而是一位与孟子同姓名的子思弟子。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皆由此衍生,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的说法都是由思孟时不相值的事实和《史记》衍文的影响所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老子其人其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问题,对此,连两千多年前那位博学的太史公也没能说清楚,后代学者就更如雾里看花了。值得庆幸的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战国楚简《老子》,并于最近公之于世。或许,这是从历史的深处透射出来的一束最强烈而鲜明的光线。人们最大的期望,当然莫过于它能够去除弥漫千古的谜雾了。本文考察的结果是,简本《老子》不但优于今本,而且是一个原始的、完整的传本,它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而今本《老子》,则出自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的太史借。历史上的有关争议,大致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获得合…  相似文献   
6.
郭沂 《哲学动态》2007,3(3):3-13
一个半世纪以来,儒学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面临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建构新的儒学体系,实现儒学的当代转型,便成为关系到儒学生死存亡的时代课题。为此,国际儒学联合会于2006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经典、道统与儒学的当代转型”的座谈会,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了发言。在研讨会基础上,为了深入儒学转型研究,我们特组织了“当代儒学转型”专题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关注并展开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试谈楚简《太一生水》及其与简本《老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基竹简的发现与公布,是学术界的一大幸事。这批竹简对于重新认识先秦学术思想的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为解决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提供了非常可贵的新线索。关于这批珍贵文献的性质,除下文将具体探讨的《太一生水》外,笔者的基本看法是:竹简《老子》不但优于今本,而且是一个原始的、完整的传本,它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耿,而今本《老子测出自战国中期与秦献公同时的太史檐;后者将前者重编、改造后全部纳入①。历史上有小简写杂记之说,而《语丛》四种皆为短简,且言简意赅,其性质当…  相似文献   
8.
从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看当代全球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沂 《哲学动态》2006,(9):21-27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社会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不同的社会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个文明发展的不同路向。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而西方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是西方中心论的观念在作怪。其实,由于交通阻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上各个大的文明都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如果说中国是封闭的,那么可以说其他文明也是封闭的。笔者以为,中西的不同,更为实质的,并不在于封闭还是开放,而在于一统还是分治,也就是社会化态势的不同。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古代…  相似文献   
9.
宇宙论和规律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这两个问题搞不清楚,老子的其他思想便无从说起。尽管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讨论已经非常丰富,并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上有许多发现,但我认为,老子宇宙论和规律论的实质意蕴还需要深入发掘。因此,本文希望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以就教于方家。《老子》四十章和四十二章是考察老子宇宙论的关键。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实际上包含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何谓“有”、“无”?(2)“有”、“无”和“道”的关系如何?(3)怎样具体理解从“无”到“有”再到“万物”的创生过程?在…  相似文献   
10.
自唐代韩愈至近人章太炎、郭沫若,皆以为庄子传孔子之学。孔、庄之间是否存在师承关系,是另外一回事,但在我们看来,二家哲学确有贯通之处:他们皆以生命价值立论,其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生命的价值和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建立起来的。一、什么是生命的价值春秋时期大国诸侯为了争霸称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人的生命安全遭到了严重威胁。因而,肯定生命的价值,也就成了当时哲学家所最关注的问题。读一部《论语》,我们便深切体会到孔子以一个圣哲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当他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时,便急忙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