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前儿童FOK判断及其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FOK(Feeling—of—knowing)是元记忆监测性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当前探讨的热点问题是FOK在记忆信息加工中的作用以及其背后的产生机制问题。关于其产生机制问题,目前已提出两种假说:即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和线索熟悉性假说。本实验的目的是揭露影响FOK判断的因素及FOK的产生机制。实验的另一个目的是探讨学前(大班)儿童被试是否有FOK判断的能力。实验被试是24名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并使用了中文字词做学习材料,要求被试完成词对学习、FOK判断、迫选再认等一系列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学前大班儿童有进行FOK判断的能力;本实验中影响FOK判断的因素主要是词对间有无意义联系,倾向于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  相似文献   
2.
郝学芹  韩凯 《心理学报》2002,34(4):32-36
提出FOK研究中一种新的标准测验形式——过度重复学习,并验证过度重复学习作为FOK研究的标准测验的可行性;另外还比较了作为标准测验,过度重复学习与再认的差别。同时,还探索了FOK判断中存在的两种错误类型——替代性错误和忽略性错误在FOK判断等级和标准测验成绩方面的差异。两个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在预期随后的标准测验(过度重复学习和再认)成绩上是有准确性的;过度重复学习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测验。实验结果还显示:替代性错误比忽略性错误的FOK判断等级要高;且无论是用再认还是用过度重复学习做标准测验,都能检验出两种错误类型项目在记忆激活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