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入路,对两组共41例患者分别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行TLIF手术,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区域疼痛、腰腿痛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入路组。因此,经肌间隙入路行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创伤造成的多裂肌退变和术后慢性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指腰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失去连接而发生脊椎滑移。从疾病起源、发展、转归的角度,结合自然辨证法的理论,针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展望。对哲学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如对疾病发展规律的研究、诊断理论的建构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指腰椎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失去连接而发生脊椎滑移.从疾病起源、发展、转归的角度,结合自然辩证法的理论,针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展望.对哲学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如对疾病发展规律的研究、诊断理论的建构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回顾9例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比较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疾病中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的影响。前瞻性纳入单节段腰椎疾病预行TLIF手术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Wiltse入路组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通过比较术后3天、14天、1年腰背痛VAS评分,术后第二天CK值、术后1年MRI评分,并通过术后多裂肌病理活检等证明了Wiltse入路在治疗单节...  相似文献   
6.
7.
回顾9倒因颅底凹陷症合并其它畸形在我科接受一期经口咽齿状突切除、后路枕骨大孔减压、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该术式对脊髓功能、枕颈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本组术前诊断均为颅底凹陷症合并邻近结构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末次随访JOA评分15±1分.影像学检查示齿状突残留基底部均位于钱氏线以下,脊髓减压充分,寰枢间、枕颈间植骨均获坚强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9±1.1个月.因此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脊髓减压充分,重建稳定性后骨融合好,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入路,对两组共41例患者分别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行TLIF手术,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区域疼痛、腰腿痛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入路组.因此,经肌间隙入路行T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创伤造成的多裂肌退变和术后慢性腰背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