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2.
应激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过度应激也是许多疾病发生的诱因。应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AN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活动的增加。社会支持通过改变或抑制应激相关脑区的活动,缓冲了应激引起的ANS和HPA轴活动,使机体快速恢复到应激前水平,避免应激引起的内稳定失衡对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老化研究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是基于老化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理论。总结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并对目前有关此理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概括,最后指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在注意和记忆活动中存在着“积极效应”现象,即对积极材料的加工维持得较好,表现出对积极信息的偏向。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从时间的认知评估影响情绪目标的选择来解释这一现象。同时,研究发现信息的加工方式与“积极效应”有密切关联,当控制加工时,“积极效应”出现;而自动加工时,“积极效应”消失。“积极效应”受到时间认知的控制,也受到认知资源和认知能力的限制。目前,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利用先进设备与仪器研究老年人认知活动中的“积极效应”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认知抑制控制的Stroop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考察听障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认知抑制控制方面的行为特点以及脑内时程特点。行为结果显示:(1)两类被试在一致条件下认知抑制控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反应时显著快于不一致条件,表现出冲突效应;(2)组间结果显示,听障儿童的认知抑制控制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脑电结果显示:(1)不一致条件在N450上的负激活显著高于一致条件,听障儿童比对照组儿童诱发了更负的N450波幅;(2)不一致条件在SP上的正激活显著高于一致条件,两类被试在SP上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听障儿童在认知抑制控制过程中的冲突监测功能存在障碍,这是由于冲突监测过程中注意分配能力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6.
恐惧消退能力的受损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标志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 相较于延迟消退, 恐惧获得后短时间内进行的消退训练不能形成长时程的消退记忆, 这一现象被称为即刻消退缺损。然而, 目前并不清楚这种缺损是一次性的, 还是会继续影响其后的重消退。实验1中, 大鼠在恐惧习得后1小时(即刻消退)或24小时(延迟消退)开始进行消退训练, 24小时后进行重消退, 再24小时后进行消退记忆的测试。结果显示, 与延迟消退相比, 即刻消退效果缺损, 并引起第二天的重消退也出现效果缺损。实验2中, 恐惧获得后立即给予大鼠盐水或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10 mg/kg, i.p.), 然后测试即刻消退和重消退的效果。结果显示, 普萘洛尔虽没有阻止即刻消退的缺损, 但避免了重消退出现缺损。总之, 严重创伤后的即刻消退不但无法有效抑制恐惧反应, 还可能造成二次创伤, 会损害恐惧消退能力, 而普萘洛尔可修复即刻消退引起的重消退缺损。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PTSD病理机制和早期干预后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