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由于性格特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性格发展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又由于性格的发展并非由外在环境因素简单决定的,它们的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因此,性格发展规律的研究是心理科学中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从天津市五十五个大中型企业一千八百多名党支部书记的普查结果来看,系统学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仅有二十三人,占1.27%,而未学过的竟高达一千六百三十九人,占90.55%,其余的只是“部分学过”。在问卷所列出的政工干部应掌握的十八门科目中,伦理学的掌握程度是倒数第一,成为党支部书记知识结构中最短缺的学问之一。管理基础较好、干部素质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是这种状况,那些基础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就可想而知了。 伦理学作为研究道德现象的古老学科,在我国已存在了两千多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  相似文献   
3.
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短期跟踪57名新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测查他们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差异确实与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某种密切关系,但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不同方面似乎存在不同的关系模式.对这些不同的关系模式,文中分别从幼儿的心理状态认识、执行性控制能力发展和个性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生自尊水平与学业,人际成败归因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刘明 《心理科学》1998,21(3):281-282
1引言当代关于成就动机的认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十分活跃,归因理论是其中颇具影响的一个。继Weiner从原因源、稳定性和控制性三个维度对行为归因特征及其特定心理学意义进行研究之后,许多学者对成就背景中的成败归因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探索。我国一些研究者对中小学生的成败归因特点及归因方式的训练进行过不少探索,但是研究基本局限于学业成败范围内。本研究试图从学生的学业及人际两方面来探讨学生的认知归因特点,并考察它们与学生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素质教育实践有所启发。2研究方法2.1被试:来自上海市两所普通高中高二学…  相似文献   
5.
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当前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全力以赴、倾力而为的一件大事。本期,我们约请了部分省市宗教事务部门和法制部门的负责同志,围绕学习贯彻《条例》展开笔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来自宗教和法制工作第一线的体会与思考,相信会带给读者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先前的研究表明, 东西方在假设思维上不存在差异, 或者只是存在于特殊范围内(domain-specific)。本文在中国人的“值”的概念基础上界定一个存在于东西方的假设思维上的新差异。实验1显示了在假设思维概念里, 中国人的“值”是由决策理由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大小决定的, 同时“值”被证实是中国人假设思维的中介变量。实验2比较了中、法两国被试的假设思维, 结果再次证明了中国被试的假设思维是由“值”概念决定, 相比而言法国被试是由“成本-收益”概念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这些基本PASS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给传统上将智力作为一个笼统构念的做法提供某种替代的选择。在这一新的理论途径中,我将一般能力分解为对主要认知过程的研究,其中每个认知过程均有其行为、认知和神经心理成分,而且重要的是,每个认知过程均有相应的一组评估测量任务。PASS模型,这一理论框架能够充分包容体现于教育和组织行为中的广泛一系列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单纯型数学困难与混合型数学困难小学儿童的抑制控制水平及特点,使用Stroop色词命名测验和颜色匹配反转作业,对各30名的单纯型困难、混合型困难和对照组小学儿童的优势反应抑制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单纯型数学困难儿童抑制优势反应的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其对事物初次学习的能力与对照组相当;混合型数学困难儿童在对事物初次学习能力及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能力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对事物的初次学习能力也显著低于单纯型数学困难儿童。  相似文献   
9.
顿悟研究及顿悟与智力超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文  刘明 《心理科学》2001,24(1):112-112,121
顿悟(insight)就是以与众不同的方式突然地理解了一个问题,或理解了一条有助于该问题解决的策略。在常规的、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中虽也有顿悟的出现,但是顿悟更多地光顾于结构不好的问题的理解与解决过程中。所谓结构不好的问题就是不具备明确的解决路径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没有良好定义的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较难建立起合适的心理表征来构建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模型。对于这类问题而言,建立问题解决计划以确定一系列步骤来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样存在困难。通常这类问题也被称为顿悟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约在孔子去世一个世纪以后,两位希腊哲学家,——留基波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建构了关于实在的第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图景。他们设定,无生物,植物,动物,太阳和星星,——事实上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客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是受盲目的必然性支配的。他们推导说,客体的可感觉的性质,诸如颜色、质地、密度和嗅味,都是由客体的构成成分原子的大小和形状引起的。他们说,生命本身是包含一种特殊类型原子之客体的性质。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实在观为苏格拉底所反对,他生活于差不多与德谟克利特相同的年代。对苏格拉底说来,生命和意识是一种非物质的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