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字词辨别反应时任务的方法,考察了大学生对个体姓名信息反应时与文化倾向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陈式《垂直、水平个人-集体主义问卷》的集体主义维度上具有较低的区分效度,有待改善;(2)在视觉通路中,个体对自我的姓名、姓、名的加工时均具有一定的优先性,并发现个体对自我姓名的知觉模式为整体知觉;(3)姓名信息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倾向问卷中所测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相关,支持并验证了文化倾向问卷的内容效度;同时研究发现姓、名作为自我结构的标识物比姓名更佳。  相似文献   
2.
情绪的跨文化识别的研究已经超越普遍性和差异性之争, 一致认为跨文化普遍性与差异性并存。新近研究表明, 关于情绪识别中存在一种群内优势效应, 即人们在判断与自己有相同文化背景人物的面部情绪时, 其准确性要高于判断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人物的面部情绪的准确性。情绪的方言理论可以解释群内优势效应。群内优势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争议, 未来的研究应加强研究方法的完善, 进一步考察群内优势效应在个体人格特征或情绪维度上的差异以及多种识别线索的群内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