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谣言是指一种据称真实但未经证实的普遍流传的说法。谣言会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而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既受到个体水平上的认知和情绪变量的影响,也受到群体变量及情境变量的影响。个体传播谣言的心理动机包括寻求事实、关系提升和自我提升。谣言在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中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在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扩散会使矛盾更加激化,冲突进一步升级。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查影响谣言传播的群体因素,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探究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并考虑谣言在突发社会事件中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轼这首论画诗对后来的美术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苏轼的诗句,使得中国美术史上两位重要人物吴道子和王维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本土化元素人情、主题及关系类型在人际信任中的作用,对3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人情对信任行为有积极预测作用;人情与人际信任间的正性关系主要出现在熟人间,且受到主题的影响。可见,人际信任与人情、主题、关系类型及其交互作用有关。此结果对理解本土文化在人际信任中的作用以及跨文化交往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医在肥胖2型糖尿病现有的病因病机理论体系上的不完善,以及现有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笔者初步总结了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肝、脾、小肠.在此基础上提出肥胖2型糖尿病主要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降浊、通腑泻热.望能丰富中医消渴病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生命意义感获取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意义感体验对个体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其相关研究也已开始受到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生命意义感获得与维持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包括意义感层次模型、意义感构建模型及意义感维持与流动模型。大五人格、心理模拟、积极/消极情绪和亲社会行为是影响个体生命意义感体验的主要因素。未来研究要进一步探讨生命意义感产生的影响因素,完善相关的理论模型,并要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探讨意义感的产生过程,并对生命意义感获得及维持的跨文化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家的感觉     
赵娜 《思维与智慧》2006,(12):42-42
我现在是避着男朋友在写这篇文章的。我和男朋友相识于网络,虽然当时天各一方,但万水千山并没能阻断两颗年轻火热的心为对方跳跃欢呼。两年后,我终于以选择去他所在的城市找工作而结束了那种牛郎盼织女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冲突、平衡与促进: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李永鑫 《心理科学》2008,31(6):1468-1470
工作-家庭关系的探索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从工作一家庭冲突到工作-家庭平衡.再到工作一家庭促进,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历史嬗变过程.文章从发展的视角,对上述历史嬗变过程进行了审视,总结了已有研究取得的丰富成果,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使用数据集研究法、问卷法、情境实验法以及现场实验法,通过五个研究探讨了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数字迷信增加个体对邪恶商品的消费,而消极数字迷信减少个体对邪恶商品的消费。控制感能够调节数字迷信对邪恶消费的影响:在高控制感条件下,不同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低控制感条件下,不同数字迷信效价对邪恶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数字迷信影响个体进行更多的邪恶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音乐教学借助多媒体的强大性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当代的音乐教师应开阔视野,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郑昱  赵娜  王二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155-1160
本研究通过对2004年至2010年21县市的面板研究验证在县市水平上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感的动态关系。多元多层增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在县市水平上平均家庭收入与平均生活满意感有显著正相关,初始家庭收入与生活满意感的增长速度呈现负相关,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与生活满意感增长速度呈现负相关。最后指出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该研究对提升民众整体幸福感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