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例抑郁症病例的52次心理治疗和效果评估说明核心人际图式改变、人格改变与症状缓解的关系。核心人际图式采用自编我的感受问卷测量,人格改变采用SWAP-200测量,症状采用OQ45.2测量。结果:核心人际图式的变化伴随着临床上可观察的人格改变、症状缓解及当事人总体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症状缓解主要体现为主观困扰的降低,但在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质量上改变不明显。结论:核心人际图式、人格障碍轮廓和症状缓解具有共变关系。  相似文献   
2.
共同反刍是二元关系中的新概念,指两个人过度讨论负性事件,关注消极情绪。共同反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具有两面性是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1)共同反刍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加容易发生共同反刍(g=0.57,p0.001);青少年时期性别分化最明显(g_(青少年)=0.75,g_(成年人)=0.32,p0.001),而且共同反刍的对象不同,性别差异大小也不同。(2)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呈显著弱相关(r=0.15,p0.001),控制反刍后合并相关系数为r=0.08(p0.001),研究设计(横断/纵向)、年龄、共同反刍对象不是显著的调节变量。(3)共同反刍与关系质量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r=0.42,p0.001)。未来应进行更多的纵向研究和实验探索共同反刍与内化问题、关系质量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并且开发更多形式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以103名大学生为对象,在正性、负性两种情绪状态下,用句子整理任务引发被试抑制情绪或表达情绪两种情绪调节方式,采用信号检测论测得正、负性表情的表情知觉敏感性。结果表明:(1)表情知觉敏感性存在情绪一致性效应,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人们对负性表情更敏感,差异显著(p=0.002);在正性情绪状态下,人们对正性表情更敏感,虽然只是边缘显著(p=0.700)。(2)自动抑制情绪会降低人们的情绪体验,并且会影响表情知觉敏感性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在自动抑制启动的状态下,人们对正、负性表情都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4.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是两种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使用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元分析对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一致脑区激活改变进行评估,并考察不同条件下这一改变的差异。研究共纳入25篇文献,结果发现:(1)抑郁和焦虑障碍接受治疗后,枕下回(inferior occipital gyrus,IOG)等脑区激活增加;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等激活减少。(2)a.心理治疗产生的脑激活改变为豆状核活动的减少;药物治疗则在于扣带回(cingulate gyrus)等活动增加,而楔前叶(precuneus)等活动减少。b.任务下成像治疗后激活增加的脑区为扣带回等,减少的脑区为楔前叶等;静息下成像,治疗后枕下回等激活增加,额内侧回(medial frontal gyrus,MFG)等激活减少。c.抑郁障碍治疗后的脑激活变化为扣带回等活动增加,楔前叶等活动减少;焦虑障碍在于前扣带回/额内侧回(anterior cingulate/MFG)活动减少。研究表明治疗会给抑郁和焦虑障碍带来一致的脑区激活改变;治疗方法、成像状态和障碍类型不同,治疗后脑区激活改变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心理咨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搜索和爬取网络心理咨询网站及咨询师信息,并采用16项伦理清单对其伦理规范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网站不断增多,网络心理咨询师数量逐年升高,但实际活跃数相对较少;(2)24个望网络心理咨询网站对咨询师的信息要求较为严格,对来访者信息要求模糊,且注意事项呈现不够充分。我国的网络心理咨询正在慢慢壮大,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6.
焦虑障碍的认知偏向矫正效果及作用机制是当前一个研究热点且有争议的主题。采用元分析、元回归分析并且组合两步结构方程元分析技术,探索认知偏向矫正对焦虑障碍干预的临床和亚临床有效性,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考察认知偏向改变在认知偏向矫正(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CBM)和焦虑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元分析共纳入46篇文献,CBM对焦虑症状干预具有虽小但显著的效果量(包含非标准化测量:g=0.29;标准化测量:g=0.26,p0.001;压力任务后焦虑症状g=0.34,p0.001),对认知偏向有中等效果量(g=0.48,p0.001);干预范式、出版特征、实验环境是焦虑症状CBM效果量的调节因素,焦虑障碍类型和实验环境对CBM认知偏向效果量有调节作用;认知偏向改变在CBM干预与焦虑障碍改变之间起显著的中介效应(z=3.13,SE=0.014,p0.001),为部分中介。将来研究可关注提升CBM症状测量或者认知偏向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发展新干预范式,尝试CBM同其他干预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探索CBM理论基础和干预机制,提升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心理咨询的重要内容。语言探索和词频统计(Language Inquiry and Word Count, LIWC)被广泛用于分析语言使用的心理意义。本研究收集了28名当事人共144次有效咨询录音及每次会谈后当事人的症状自评结果。将录音转录成文本后,抽取当事人的LIWC语言特征,进行主成分降维,结果获得8个因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75.11%。一般线性回归中,躯体感受、功能词、情绪、认知和口语赘词对当事人的症状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多层线性模型中,躯体感受和情绪用词显著预测咨询效果。LIWC文本特征能够呈现与当事人症状相关的信息,为未来计算机自动化监控咨询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朱文臻  江光荣  朱旭  陶嵘 《心理科学》2011,34(6):1502-1507
对82位当事人在咨询中的症状改变过程进行纵向研究,检验突然获益模式(Sudden Gain, SG)的发生及其与咨询效果的联系,并探索初始症状水平、工作同盟对SG的影响。结果表明,24.93%的当事人经历了SG,咨询效果显著好于其他当事人;SG组与对照组在初始症状水平和总体工作同盟水平上差异显著。结论:SG出现于本土心理咨询中,经历SG的当事人取得了更好的咨询效果,工作同盟与初始症状水平与SG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阅读过程眼动控制理论模型:E-Z Reade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一个新近出现的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控制理论模型——E-Z Reader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文中还涉及了其它几个相关的理论模型.如Morrison(1984)模型和Mr.Chips:理想观察者模型等。最后就E-Z Reader在中文阅读过程认知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由共情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及机制, 并探究从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成长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国内疫情期间, 776名在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工作的咨询师(平均年龄42.57岁, 平均咨询经验12.44年)为研究对象, 使用问卷法测量热线心理咨询师的共情、正念、寻求意义、继发性创伤应激(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TS)和替代性创伤后成长(Vicarious Posttraumatic Growth, VPTG)。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1)咨询师的共情正向预测STS和VPTG; (2) 正念在共情和STS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寻求意义在共情和VPTG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3) 共情还可以分别通过STS、STS-寻求意义、正念-STS、正念-STS-寻求意义的中介路径对VPTG起正向预测作用。该结果提示要辩证看待共情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关注从消极反应到积极成长的转变, 这不仅能够深化共情及其影响的理论, 还能为相关研究应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