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胡雪莲 《现代哲学》2017,(3):132-138
在中国,家庭问题是否只是个人或社会问题,与政治无关?民国期间有关家制改革的论争及其背后隐藏的从家族秩序到政治秩序的考虑,显示出中国的家庭问题与政治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南京政府立法活动的考量与取舍中,家庭并未如部分激进个人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脱离政治,而是继续被定位为政治秩序的基石,只是其服务对象已由"王朝"变成了"国家"。  相似文献   
2.
当代日本著名宗教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对孙中山生前阐发的思想十分敬仰,这既缘于他们二人对于人类文明的现状与未来存在一定共识,又缘于池田大作对于孙中山所处时情国势的深刻理解与同情。他们都对发端于西欧的"现代文明"自身的弊端及其对东方文明的侵略与歧视姿态予以批判,但基于各自所处时代的不同主题,孙中山的批判侧重于政治层面,池田大作的批判侧重于精神层面;孙中山提倡民族主义,池田大作提倡世界主义。两人对东方文明具有高度一致的信心,都认为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当中蕴含的超越利己主义的普遍关爱精神,就是消除"现代文明"弊端的良方,因此以大同思想为主要精神资源的东方文明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