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普高生与中职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5名普高生和中职生为被试,采用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考察了普高生和中职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的内容与时间广度。研究发现:普高生与中职生较多地关注未来教育、职业、婚姻/家庭、家庭安康和自我,预期重要生活事件发生在二三十岁左右。普高生更多地提及教育目标和担忧以及与家庭安康有关的担忧,而中职生更多地提及职业目标和担忧,并预期职业目标和担忧发生的年龄较早;农村学生更多地提及与未来教育和家庭安康有关的目标,而相对较少提及职业目标,并预期教育和职业目标以及职业担忧发生的年龄早于城市学生;男生更多地提及职业和婚姻/家庭目标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担忧,而女生更多地提及与家庭安康有关的目标和教育担忧,并预期教育和职业目标发生的年龄较早。  相似文献   
2.
夜间进食综合征是一种表现为早晨没有食欲、晚饭后过量进食或夜间醒来进食的饮食障碍,并且与睡眠问题相关。在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后介绍了夜食症的概念内涵、发病的生理神经机制及主要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手段,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研究者在此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大伟  胡艺馨  时勘 《心理科学》2014,37(2):383-387
研究考察了先前情绪和过度自信对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先前情绪的主效应显著, 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的个体在灾后风险决策时更加倾向于风险寻求;过度自信的主效应显著, 高过度自信比低过度自信个体在灾后风险决策时更加倾向于风险寻求。(2)先前情绪和过度自信水平交互影响灾难事件后继风险决策。高过度自信者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更倾向于风险寻求; 消极情绪状态下过度自信水平不同的个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选取120名大学生,探讨了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对平均决策时间、决策的信息搜索深度和决策的信息搜索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平均决策时间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并且交互影响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悲伤情绪下,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的个体平均决策时间要长。内控型个体在悲伤情绪比高兴情绪状态下平均决策时间长。(2)在决策信息搜索深度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并且交互影响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在悲伤情绪下,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的个体信息搜索深度要深。内控型个体在悲伤情绪比高兴情绪状态下信息搜索深度要深。(3)在决策信息搜索模式上,具体情绪与人格特质主效应显著,但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内控型比外控型人格特质的被试在悲伤状态下更倾向于基于选项加工,内控型个体在悲伤状态比在高兴状态下也倾向于选项加工,而外控型个体在高兴情绪状态比在悲伤情绪状态下更倾向于线索加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iView X-RED眼动仪,分两个实验来考察自我-他人危机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实验一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探讨自我-他人危机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结果表明:为自我决策组的平均阅读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次数、平均凝视时间、平均回视次数都显著高于为他人决策组。实验二采用2(任务框架:积极,消极)x2(决策者角色:为自我、为他人)混合实验设计,结果表明:在积极框架下,为自我决策组平均阅读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次数、平均凝视时间、平均回视次数显著高于为他人决策组;在消极框架下,两个组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自我-他人危机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存在差异,且受任务框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强迫症的发病是抑制困难还是促进效应, 或者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缘故, 是当前强迫症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本研究采用国际上较为新颖的抑制与促进范式, 探讨强迫症患者的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 并且进一步探寻了作为焦虑障碍一种的强迫症是否与其他焦虑障碍共同存在抑制与促进效应。结果发现: (1) 强迫症患者存在抑制困难与促进效应, 但是同正常个体组相比, 促进效应较为微弱, 而抑制困难作用则更为凸显; (2) 抑制困难是强迫症患者的特有的机制, 而不是与焦虑障碍患者的“共享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