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应激的认知激活理论是Ursin和Eriksen等多位研究者在其多年来对动物与人类应激的相关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论模型。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观点是从积极心理的角度把应激反应看作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而应激反应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对负担刺激的认知评估后,在生理唤醒层次上产生的更高的生理预警反应。本研究对该理论的主要思想观点、实验证据加以了梳理简介,并与其他的应激理论进行了对比评述。评述指出,该理论对应激反应的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以及从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应激的心理解释机制,使得该理论表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优势和良好的解释效度。同时,本研究也指出了该理论忽略了情绪对压力认知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Haidt 提出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后,道德直觉便成为道德心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这三方面的问题就最近10多年来道德直觉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得到如下结论:(1)道德直觉作为社会直觉的一种,它既有一般社会直觉的一些共性特点,又有其特殊性。从目前道德的神经认知研究结果来看,与一般社会直觉的神经机制相比,道德直觉过程还涉及到眶额皮层、颞顶联合区以及前额叶的更多脑区。相关研究表明这些脑区涉及到情绪刺激的再评价、以及对行为动机、意图、心理理论等认知成分的联合处理。(2)对于道德直觉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尽管道德直觉表现出跨文化的普遍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道德直觉的先天论;同时,本研究认为基于“进化-文化-个人”的具身隐喻过程可能是道德直觉形成的重要机制。(3)目前道德判断研究的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仍然难以回答道德直觉加工的情理之争问题,但有几点发现值得注意:一是从加工的水平差异角度来看,道德直觉可能存在不同的亚类形式,且不同类型的道德直觉可能有着不同的学习获得机制与加工机制;二是道德直觉判断不完全是情绪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与道德情境中的情绪认知以及情绪背后的道德规则(信念)之间有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3.
肖前国  张凤华  苟娜 《心理科学》2012,35(3):588-594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了被试在经典的十文钱问题以及与其异质同构的组团旅游问题中的推理情况。实验1通过调查法发现,被试在十文钱异质同构问题中表现出了与十文钱问题同样高的错误率,属于推理错觉问题。在此基础上,实验二、三就其推理错误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发现:(1)题目表面特征的弱化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推理成绩。(2)批判性思维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技巧的线索提示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推理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念冥想是有意识、非评判地将注意集中于当下经验的方法。近年来,正念冥想作为一种潜在的方法被引进到ADHD儿童干预领域。因为ADHD儿童的特异性,为了增加正念冥想方案对ADHD儿童的适切性,研究者从练习设置、奖励系统、解释方式和家长纳入几个方面对标准的正念减压训练方案做了改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正念冥想训练能有效地减轻ADHD儿童的核心缺陷、改善其内外化症状和亲子关系。本文通过对已有相关实证研究的分析认为这些积极的影响可能与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与去中心化等心理功能的改善有关,而大脑相关区域激活模式的变化和结构的积极改变可能是正念冥想影响ADHD儿童的神经基础。文章也提出已有研究在内容和方法学上的不足及其以后的探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决策与推理的双加工理论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理论,通过对两个加工系统的基本特点、区别点以及基本关系、推理错误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发现目前在该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两个加工系统的关键区别点不在于工作记忆有无绝对参与;(2)对于推理和决策错误的原因,不同的双加工理论给出了不一致的解释;(3)今后有待从情绪与推理决策的关系、影响等方面加深对推理与决策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行为实验探讨了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这两种基本道德价值的语义启动对涉及弱势群体的道德两难问题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道德价值语义启动对道德判断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公平正义启动状态下,人们的道德判断不会对弱势者有明显的道德宽容偏向。当个体处于恻隐关怀启动状态时则会出现明显的道德判断弱势者效应,即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判断存在显著的宽容偏向。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弱势群体判断在道德价值语义启动与道德判断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道德价值语境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还指出在面对重大社会负性事件时,政府、社会媒体、学术界应该呈现怎样的道德价值语境是一个既具有突出现实性和重要理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