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施动感作为最小自我中的重要成分,指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的体验。根据所处意识水平的不同,现有研究中多将施动感区分为无意识层面的施动体验和意识层面的施动判断,研究者分别通过内隐和外显的不同研究范式探究这两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及相互联系。比较器模型、浅表性心因理论和整合理论是当前该领域的核心理论,其中整合理论得到了近年来较多研究的支持。目前的研究在施动感异常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未来应进一步关注社会情景中施动感的变化、施动感的发展、跨通道的施动感研究,施动感与拥有感的关系,以及施动感的脑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2.
施动感是个体在自主运动过程中对自身行为产生的主体性体验,揭示其发展过程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三阶段模式全面概括了施动感的发展过程。婴儿形成动作预测、建立动作-效果联结以及与养育者良好的人际互动对施动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未来施动感发展研究应从多种施动感生成理论出发,改进婴幼儿施动感的测量范式,探索施动感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自闭症症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